王碩走後,姜玉樓給張億謀打了個電話。
在電話裡,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他多看看發表了《頑主》那一期的《最文學》。
張億謀結束通話電話時,還是一臉懵逼。
直到他找出那一期的《最文學》雜誌,突然靈光一閃,“難道,姜老師是想我看這一期裡面的某一篇文章?”
“是了,我最近正頭疼沒有合適的劇本。姜老師肯定打聽到了,特地為我選了篇適合改編成電影的作品。”
他這麼一想,越來越覺得合理,頓時熱淚盈眶。
“姜老師為我著想太多,如此大恩,讓我如何回報啊!”
他自覺虧欠姜老師良多,但都找不到回報的地方,這讓他頗為內疚。
這也讓他更想用優秀的成績在姜老師面前表現一番,讓他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他張億謀雖然不是導演系出身,但真是可造之材。
不像那個陳某人。
想到陳某人,張億謀眼瞼一沉。自從合作了《黃土地》之後,兩人再也沒有合作過。
不過陳愷歌的發展也不差,去年拍了部《孩子王》,還拿了個金雞獎導演特別獎。要不是今年,自己柏林擒熊,還真差他一籌。
說起來,自己才是姜老師最欣賞的導演吧,就說陳愷歌,《黃土地》之後姜老師也沒有聯絡過他。
張億謀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緊接著,他將全部精力放到了雜誌中。他知道,姜老師覺得適合他的作品就在裡面,現在需要他用心去欣賞。
之後,張億謀果然如姜玉樓所料對王碩的《頑主》非常感興趣,並且在姜玉樓的介紹下和王碩相識,並且成功買下了版權。
不過,這卻是後話。
卻說幾天後,姜玉樓來到雜誌社的時候,正巧聽到編輯部的人正在談論一個案子。
說是十幾年前,海南文昌縣的一名老師,被學校的三名女生指控強姦,事發後被學校除名。
但是他死不認罪,這些年來一直上訪。
這不,就連媒體都對他的事進行了報道。
只是沒有人相信他是無辜的,畢竟不是一個人指控,而是三個人指控。
“如此敗壞師德的敗類還有臉喊冤,真該殺!”
“唉,那時候國家法律還是太鬆了,要是放在現在,不得判個十年八年的。”
“要是放在六七年前,高低判他個死刑。”
大家議論的時候義憤填膺,姜玉樓也從他們的交談中知道了怎麼回事。
原來,他們說的正是符福山案。
符福山案是時代的悲劇,一起被媒體廣泛報道過的冤假錯案。
大約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符福山擔任文娛教師,指導幾個“受害人”和其餘幾個學生宣傳大政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