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短篇/中篇小說叢書》?
姜玉樓輕撫下巴,眼中流露出讚賞之色,對馬嘟嘟道:“嘟嘟,你這提議非常有可行性。”
馬嘟嘟聞言,臉上露出喜色,急切地問道:“社長,您是答應了嗎?”
姜玉樓微微一笑,目光中滿是信任:“你提出的建議,我怎會不答應?這個專案,便全權交由你來負責。”
馬嘟嘟激動得滿臉通紅,挺直腰板,信心滿滿地承諾:“請社長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五月底的燕京,氣溫逐漸攀升,陽光如火般熾熱,照耀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樹葉茂密,綠意盎然,為這炎熱的季節帶來一絲清涼。大學生們紛紛脫下厚重的衣裳,換上輕便的短袖,盡情享受著這初夏的溫馨與自由。
而此時,燕大文學系的學生們正在進行畢業答辯。
學生們一大早就來到了教室,坐在後排,一個個上臺進行論述,然後接受院系導師們的提問。
姜玉樓的論文題目是華夏文學的未來發展,初稿寫完已經有一陣了,不過這到底是他第一次寫畢業論文,所以修修改改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且,文學在未來的發展脈絡他雖然清楚,但要寫的言之有物,還是非常考驗功力的。
很快,答辯會正式開始,學生依次上臺。
面對臺下面無表情,時而皺眉的導師們,前面的幾個人在答辯過程中還是挺緊張的,因為有些導師的提問和質疑都很犀利,尤其是一些在學術上互相較勁的導師,給對方的學生挖坑也不是什麼怪事。
不過在輪到姜玉樓的時候,局勢就忽然突變了。
原本面無表情莊重嚴肅的導師們,忽然換上了笑臉,頻頻點頭。
嗯,小姜同學的看法很新穎沒嘛。
咦,結合目前國內文學的發展,他所說的未嘗沒有可能,這點可以記下來。
雖然他說的這部分和我對文學在未來的發展有區別,但是這些都在可以討論的範疇之內嘛。
臺上人彷彿在講課,臺下的人紛紛認真上課。
“嘶,玉樓也太會裝了,和他一比,我們簡直和小學生一樣。”
衛國平齜牙咧嘴的,感覺自己今天不應該來的。這場面完全是為姜玉樓準備的,他們這些學生直接成了背景板和陪襯。
另一個同學在旁邊緊張地抖腿:“我只希望趙教授在提問我的時候,能有對玉樓百分之一的溫柔。”
“你有玉樓百分之一的才華嗎?”
“嘖,你也太小看我了吧?”
“我說錯了嗎?”
“我……”
姜玉樓的答辯過程進行得很快,負責學生答辯的導師們紛紛給出了滿分或者接近滿分的分數。
本來最後還有個總結,是答辯導師對學生論文進行評價和建議,最後卻變成了導師們和姜玉樓就文學上同他的討論。
臺下的學生們都麻木了,聽不懂,完全聽不懂啊。
同樣是文學系的學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