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最文學》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超過《當代》《十月》和《收穫》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日後的雜誌社很有可能成為出版集團,業務涉及文化領域的方方面面。
“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急。”姜玉樓在心裡暗暗告誡自己。
前世,有不少優秀的雜誌,就是因為路走得太急太快,不小心扯到蛋,才從巔峰跌落,以至於一蹶不振。他作為過來人,要是不吸取教訓,豈不是要讓人笑掉大牙。
次日,姜玉樓下午沒課,在學校食堂和宿舍的三寶一起吃了飯後,才騎著摩托車來到了雜誌社。
一進編輯部,他就發現不對勁。
工位上空無一人,他找了一圈後,發現編輯們圍成了一圈,似乎……在看熱鬧?
他湊近一看,原來是在圍觀於華。
“咳咳。”
他在眾人背後咳嗽兩聲,編輯們渾身一顫,魂都被嚇出來了。
“社……社長……”
姜玉樓板著臉道:“怎麼回事,是太閒了嗎,都圍在這裡幹什麼?”
“嘩啦。”
眾人立時作鳥獸散,留下了宋文和於華在原地。
姜玉樓問道:“老宋,這是怎麼了?”
宋文臉色古怪,指著於華道:“社長,你問小於同志吧。”
“於華,怎麼了這是?”姜玉樓有些莫名其妙地問道。
於華一臉茫然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
宋文咳嗽一聲,提醒了一句,“小於同志,想想你來這裡的目的。”
“哦,我想起來了。”只見於華靦腆地一笑,將手裡拿著的稿子遞給了姜玉樓,“姜老師,稿子我已經改完了。”
“哦,改完了……改完了!?”姜玉樓先是不以為意,直到反應過來後,聲音都在發顫。
於華憨厚一笑,道:“是啊,昨天晚上就改完了,不過那時候雜誌社下班了,所以我今天早晨才把稿子帶過來,可惜您不在。”
姜玉樓神情嚴肅,看著他,一邊批評,一邊翻看稿子,“於華,改稿子要認真,不能……”
他批評的話再也說不下去了,本來以為於華的稿子改的很敷衍,誰想到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相反,他改的很好。他之前批註的那些,於華全部予以更正,效率極高。
“所以,剛才編輯們圍著你,也是在看你改的稿子?”
於華點點頭。
姜玉樓驟然眯起了眼睛,他這新收的小弟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