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社長的作品什麼時候都能引起轟動。”
“誰說不是,這麼多年下來,我早都習慣了。”
“我是說最近的批評聲音,你們沒聽到嗎?”
“還成吧,批評的聲音是有一些,但也沒什吧。”
“咱們社長什麼時候在意那些評論家了?”
“哈哈,也是,社長不是說了麼,人民群眾喜歡的才是好作品!”
“話是這麼說,不過我怕批評的聲音太多,社長不高興。”
這時,姜玉樓的聲音傳到了他們的耳中,“不至於,你們社長我還不是那麼小氣的人。”
眾人聞言,打了個哆嗦,背後說社長的八卦,雖然不是壞話,但被當事人抓了個現行,他們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姜玉樓微笑著道:“作品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不論是好是壞,只要意見中肯,我都會接受。”
不愧是社長,國內最有名的作家就是有這樣的底氣。
“我最近有些忙,沒有關注第二期的銷量如何了?”
宋文站出來,神情振奮道:“社長,第二期的銷量非常好,不過半個多月時間,已經賣出了五十萬冊。”
“還不錯。”姜玉樓滿意的點了點頭。
宋文十分注意姜玉樓的臉色,這時候他忍不住道:“社長,我覺得《風聲(東風)》本身的質量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您不用太在乎評論界的聲音。”
“哈哈,我還沒有那麼脆弱。”姜玉樓失笑道。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他決定創作《風聲(東風)》的時候就考慮到了。
想當初姜玉樓發表《暗算》的時候,還屬於新人作家呢。
讀者和評論家們對他的要求也不算苛刻,更多還是給於鼓勵。
只是接連幾部作品大獲成功後,姜玉樓的名氣逐漸攀升,他的作品質量也在穩步提升,每一部作品都展現出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眾人開始將他視為國內文壇的明日之星,對他的期待和關注也與日俱增。
如今,《風聲(東風)》這部新作再次引起轟動。
這時候,評論界有了不同的聲音也實屬正常。更何況,姜玉樓之前得罪了不少人,難得有機會對著他的作品評論一番,他們肯定不會放棄。
不過,大多數評論家對他還是愛護的,即使批評也是有的放矢。
在他們眼中,姜玉樓還這麼年輕,未來肯定要創作出無數優秀作品。這個時候就不能單純的鼓勵了,得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你可是未來的大文豪啊,是要扛起華夏文學旗幟的男人,怎麼能為了稿酬如此荒廢自己的才華呢?
不行,必須改正!
說了兩句後,姜玉樓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回去的時候,還順手拿了份報紙。
說是不在意,可他還是想看看評論界是怎麼批評他的。
結果看了後,他臉都紅了。
“不是說批評我嗎,結果拿我和巴老、茅老比,這是不是太抬舉我了?”
姜玉樓看著那些報紙上拿他跟這兩位文學巨匠比,就忍不住一陣心驚肉跳。
“捧殺,這一定是捧殺,這些老同志心思不純啊!”
姜玉樓感嘆一句人心不古後,將這份報紙小心儲存起來。
咦,我的嘴唇怎麼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