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四百五十章 茅獎叢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章 茅獎叢書 (1 / 2)

時間走到二月,《最文學》1983年第一期上市了。

上市當天,無論是讀者還是評論界,乃至於文學界都很驚訝。因為《最文學》這一期搞的是陝西作家專號,這可太新鮮了。

文學雜誌的歷史也有許多年了,某地作家專號還真是頭一次見,大家都好奇這一期作家專號的作品質量到底如何。

再加上去年最後一期雜誌質量非常高,因此新年第一期的銷量是可以預見的。

為了應對極大可能的熱銷,《最文學》83年第一期的首印數量也較之往期有了極大的提高。

第一期雜誌問世後,媒體上也有相關報道,只是因為發行時間不長,還沒有人評論專號作品如何,談論的焦點只是專號本身。

《最文學》這邊呢,一邊關注著雜誌銷量和口碑,一邊稽核各地投稿。

投稿數量越來越多,許多都是新人,但是作品質量卻非常高。編輯們都感到驚奇,難道國內文學愛好者的水平增長如此迅速?

當然,文學愛好者水平快速提高是好事情。

無論是他們本人,亦或是社長姜玉樓,還是《最文學》本身都青睞於提攜新人作家。

只有文壇出現越來越多的新人作家,文學界才不會成為一灘死水,各家雜誌社也會有更多的選擇,讀者也會有更多的新鮮感。市場活躍了,新人作家也會有相應的提高,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這天,姜玉樓在翻看了近兩天的報紙,發現報紙上沒有太多關於《最文學》第一期的報道後,叫來了宋文。

“社長,您有什麼吩咐?”

“是這樣的老宋,最近媒體上關於咱們今年第一期《最文學》專號的新聞你看了嗎?”

“看了。”

“媒體上的評論太少了,這樣,你安排一下咱們編輯部的編輯寫點評論文章發到報紙上。”

宋文心裡一驚,臉上有了為難之色,“啊?這……這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只要咱們的人實事求是地寫評論,誰能說什麼?”

姜玉樓見他面色猶豫,便接著道:“就比如你我的身份,除了是雜誌社的社長和主編外,還是作家,難道我們就不能評論其他作家發表的作品嗎?”

“這,好吧。”宋文一想也是,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雜誌的口碑發酵是需要時間的,姜玉樓想透過自己人的投稿評論,縮短市場的反應時間。明明都是好作品,你們還在猶豫什麼,快點掏錢買回家看吧。

真的是,這一期陝西作家專號,放到十幾年後根本是旁人無法想象的。

路謠、陳中實、郭景富、鄒志安,都是有資格出單行本的大作家啊!

他們寫的長篇投稿到哪家雜誌,基本也是能上頭條的。

姜玉樓滿意地點點頭,又道:“還有個事,你幫忙參謀一下。”

宋文露出洗耳恭聽之色。

姜玉樓沉吟片刻,開口道:“你覺得咱們雜誌社出個“茅盾文學獎獲獎者小說叢書”怎麼樣。”

所謂“叢書”,就是在一個總書名下彙集多種單獨著作為一套,並以編號或不編號方式出版的圖書。它通常是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針對特定的讀者物件,或圍繞一定主題內容而編纂。

一套叢書內的各書均可獨立存在,除了共同的書名(叢書名以外,各書都有其獨立的書名,有整套叢書的編者,也有各書自己的編著者。一套叢書一般有相同的版式、書型、裝幀等,且多由一個出版者出版,除少數叢書一次出齊外,多數為陸續出版。

在國內,叢書也不是個新鮮的東西。

比如古代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都是叢書。

宋文是知道叢書的,只是他不明白自家社長怎麼想搞叢書。

要知道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都是出版過的,時間長的也有好幾年了,出版叢書真的會有人購買嗎?

他將心中的疑惑道出後,姜玉樓回答道:“我想了想,這套叢書以精裝的方式進行包裝,並且叢書全套塑封,絕不零售。精包裝和不零售就是打造稀缺性和豪華感,而且這套叢書還是茅盾獎獲獎作品,更加具有收藏價值。多種因素結合在一起,這套叢書只要控制好首印數量和銷售價格,咱們絕對不會虧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