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行!
這一刻,劉振雲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了,莫名地就想大吼幾聲。
從姜玉樓的辦公室出來後,他的心情格外美麗,就連辦公室裡編輯們看他的眼神都被他忽略了去。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需要努力外,運氣的加成也格外重要,他覺得自己的運氣似乎不錯呢。
他按照梁曉生提供的通訊錄聯絡到了對方,並且邀請對方來《最文學》編輯部,商量一下稿子的修改問題。
對方很開心,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電話另一頭,梁曉生結束通話電話後,手都在抖。
他的人生經歷非常豐富,高中畢業的他,趕上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成為東北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名“兵團戰士”,在北大荒度過了7年的知青歲月。
由於他擅長寫作,被批准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他參加文學培訓班期間,創作了小說《嚮導》,並發表在當時的《兵團戰士報》。
那是他創作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得已發表的作品。
之後,復旦大學的一名老師到兵團招生,透過《嚮導》一書得到老師力薦,隨後就讀於復旦大學中文系。
從復旦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燕京電影製片廠從事文學編輯工作,開始正式從事文學創作。
知青生活經歷,是他文學創作的靈感和源泉,而《今夜有暴風雪》就是他畢業後第一部中篇小說。
他之前也在選擇投稿哪一家雜誌有過猶豫,《當代》也在他的考慮範圍,但最終,在別人的建議下,他還是選擇了姜玉樓的《最文學》。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能邀請他去《最文學》的編輯部商量改文,證明他的作品被看上了。
他接電話的時候,很多人都聽到了。
有人忍不住好奇,詢問道:“梁編輯,你有小說要發表了?”
他這麼一問,其他人也看向了梁曉生。
也沒有什麼要保密的,梁曉生便回答道:“寫了一部中篇,《最文學》的編輯叫我去改稿子。”
“改稿子,那豈不是要發表了?”
“恭喜你了,梁編輯。”
“小說發表的時候可要通知一聲,我要買一份支援你。”
梁曉生連忙感謝道:“謝謝,謝謝大家,現在還要改稿子,什麼時候發表我也說不準。不過真要成了,我肯定通知大家。”
眾人見他這麼說,方才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各忙各的去了。
很快,梁曉生的小說要發表的事情就傳開了。
對此大家也是議論紛紛,大多數人覺得他不愧是復旦中文系的,果然是有兩把刷子。
更多的人則是期待他的作品發表,想要一睹為快。
就連他的領導都知道了,還特地勉勵了幾句,說是小說不錯的話,會提議廠裡拿下版權,進行改編。
突然間,梁曉生陷入了高興地煩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