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和路謠找了家餐館,點了菜後又要了兩瓶酒。
幾杯白酒下肚後,氣氛漸漸活絡起來了。
姜玉樓和他碰了一杯,然後問道:“路大哥,嫂子還有小侄女還好吧?”
他說的小侄女是路謠的女兒,去年11月出生的。
提到妻子和女兒,路謠的面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點頭道:“她們都很好。茗茗很可愛,有機會帶你去見見。”
“你呢,寫作也順利吧?”說完,他又拍了下腦袋,自嘲道:“我這問得有些多餘了,今年你可是真的做到了舉國矚目,說是最火的作家也不為過。”
“哪裡,和很多文壇的前輩相比,我的文筆還差很多呢。”姜玉樓謙遜了一句,緊接著又說道:“路大哥第一次寫中篇小說就能發表在《當代》,證明你的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接下來再寫幾部中篇小說,就可以嘗試著寫大長篇了。”
大長篇和中篇小說不同,長篇小說時間跨度大,人物多,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的作家沒有幾年的磨礪,很難寫出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大長篇。
“我也是這麼想的。”
路謠眼神透著興奮之色,“其實我的腦海裡已經有了一個非常適合寫成大長篇的故事,從79年的時候,我就已經著手創作了,但第一稿寫成後我覺得不太滿意,手稿直接撕掉。現在想來,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創作中篇的經驗,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
聽到這裡,姜玉樓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人生》應該是這本小說吧。
他記得這本中篇小說是路謠82年發表的,沒想到創作歷程如此漫長,79年就已經有了初稿。
“路大哥,那個故事你還會繼續創作嗎?”
路謠神情嚴肅,語氣堅定,“會,只要我還能寫,就一定會創作出來的。”
只是旋即,他似乎又有些沮喪,“可惜我沒有玉樓你這樣的天賦和才情,一年就能寫兩部甚至三部長篇,比不了啊。”
對於姜玉樓的創作速度他是真的羨慕,寫得快又寫得好,還很受讀者的歡迎。
老天爺怎麼就把優點全部集中在了一個人身上……真是沒天理啊!
“路大哥,你這麼誇我,我可真會當真的。”姜玉樓開了個玩笑,又正色道:“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的缺點我自己知道,優點嘛,也就是寫作速度快了。”
路謠嘆了口氣道:“唉,玉樓你太謙虛了。”
“路大哥之後有什麼打算嗎?”姜玉樓問道。
路謠想了想,回答道:“回去之後我會在寫一部中篇,為創作那部作品積累經驗吧。”
“哎呀,說到現在,還不知道你的那部還處在創意中的作品叫什麼名字呢。”
“我是個起名廢,最初起了個很直白的名字,就叫《高加林的故事》,完成初稿後,想著乾脆叫《生活的樂章》好了。不過現在作品都沒有,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這下,姜玉樓再無懷疑,路謠說的就是《人生》無疑了。
這頓飯,兩人都吃的很開心,聊得更是盡興。
離開飯館後,姜玉樓將路謠送到了招待所,才回的四合院。
第二天,路謠就走了,還是姜玉樓送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