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明報》的合約裡可沒有涉及單行本的版權,也就說如果能順利出版,他還能賺一筆。
而且,還不是小錢。要知道,香江出版業可是實行版稅制的。
他記得倪匡的小說一般都有三四萬冊的銷量,版稅也要到百分之二十,一本書定價五十塊,他就能賺十塊。三四十萬真的是隨隨便便就賺到了,不要太輕鬆。
當然,以他在香江的名氣開始肯定拿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版稅,但是他不貪心,一開始有個百分之十也不是小錢了。
……
時間飛逝,一週後,姜玉樓收到了一個好訊息,訊息的來源是孟韋哉。
80年《當代》第二期的銷量非常高,超過了第一期,達到了一個新高。社裡面認可《情書》在裡面所做的貢獻,決定提前和姜玉樓簽約,發行小說的單行本。
也就是說,姜玉樓的第二部單行本小說很快就要和國內的觀眾見面了。
孟韋哉邀請他去編輯部籤合同,順便商量一下單行本的事情。
“夏編輯,上午好,我又來了~”姜玉樓在當代編輯部的大樓裡,和相熟的女編輯打了聲招呼。
“姜老師上午好,你是來找孟編輯的吧,請跟我來吧!”
因為是簽約,孟韋哉早就和姜玉樓約定了時間,這件事編輯部的人也知道。姜玉樓這個時候來,自然會有人把他直接帶到辦公室。
“姜老師,恭喜你又要發行一部單行本小說了,真是太厲害了!”夏編輯一邊給姜玉樓倒著茶水,一邊感嘆著,“我雖然是個新人編輯,但是見過的作家也不少了,像你這麼優秀的,實在太少見了。”
姜玉樓日常謙虛道:“哪裡,國內的優秀作家很多,我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個。”
“姜老師太謙虛了。《情書》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我和朋友看了後都哭了呢。”提到這部作品夏編輯還有些意猶未盡,面帶憧憬道:“等單行本印出來了,我一定要搶到一本!”
“哈哈哈,那就多謝夏編輯的支援了。到時候我會給你簽名的。”
“那就太感謝了!”
姜玉樓笑了笑,正要繼續聊天,這個時候孟韋哉已經過來了,手裡還帶著幾分合同檔案。
“玉樓,你來啦。”孟韋哉風風火火的說著,“檔案材料已經全部寫好,麻煩看一看吧。”
“好,我看看。”
畢竟涉及籤合同這種事,還是要仔細看一眼的,不過制式的合同,基礎稿酬、印數稿酬,首次刊印的份數沒什麼問題,其他也就草草看一遍就行了。
“孟編輯,沒什麼問題。”一邊說著,姜玉樓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孟韋哉收起了合同,讓夏編輯送到主任的辦公室去蓋章了。
“姜老師,還請稍等一會兒,馬上蓋好章送過來。對了,小說的封面,你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