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看過手稿的編輯們踴躍發言。
“這就是國內第一作家的實力嗎,寫得實在是太棒了,怪不得能征服美利堅讀者!”
“確實,我本來以為自己是科幻編輯,懂得已經夠多了,可是姜老師在小說裡提出的一些名詞我根本聽不懂。”
“有些深奧,但裡面的技術又有實現的可能。”
“就說那個DNA克隆技術,聽說現在國內已經可以克隆微生物了,幾十年後未必不能克隆出動物,甚至……人類!”
“天才的構思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就是故事情節過於血腥恐怖,“科普派”……”
“小說是小說,科普是科普,不能混為一談。”
雖然討論會到了後面有些偏題,但是結果毫無意外,《侏羅紀公園》全票透過了稽核,也確定了會在六月份發行。
見此,楊蕭也鬆了口氣。
能做的她都做了,至於結果如何……
希望老天保佑多災多難的科幻小說吧!
……
五月份的第一週,《青年報》《川蜀日報》《新華日報》《工人日報》上都刊登了關於《科幻世界》將在今年六月的雜誌上,刊登國內知名青年作家姜玉樓新書《侏羅紀公園》的訊息,也算是新書宣傳的一種預熱模式。
此訊息一出。
姜玉樓的書迷激動了!
連帶著,報道這個新聞的幾份報紙都快賣脫銷了。
姜玉樓在國內的名氣本就非常高,出過多部口碑好,銷量高的好作品。
這使得他在這兩年間積累了大量的書迷,很多人已經不只是他某部作品的書迷,而是他個人的粉絲,這些粉絲也是一直關注著他的新動態,尤其是關於他新書的訊息。
所以,看到姜玉樓要發新書這群人還是相當興奮和期待的。
除了這部分人外,就是科幻小說迷了。
這個年代,在國內科幻小說書迷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嘴裡不時蹦出一些非常超前的詞彙,使得周圍人很難和他們對上腦回路。也因此,只要有了志同道合者,關係都會非常好,甚至會經常聚會,討論最新的或者國內外優秀科幻小說,以及其中的技術會在未來多少年內得到實現。
當報紙上刊登了姜玉樓的科幻小說《侏羅紀公園》將要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發表後,這個群體便群情湧動,氣氛高漲如同烈火烹油一般。
每個城市都會有科幻書迷聚集在一起,討論這部小說。
“比我想象的還快,我還以為會等到明年呢。”
距離《揚名立萬》發行,時間過去並不久,其他作者發行一部長篇小說,距離下一部作品中間都會間隔很久,短的半年,長的三年五載也是有的。
可姜玉樓太令人意外了,似乎並不打算休息,馬不停蹄地趕出了新書。
“姜老師是不同的,他創作一向很快,基本上一年能寫兩三部長篇!”
“你們知道的,我這人對科幻小說是有偏好的。但自從知道姜老師的《侏羅紀公園》在美利堅大賣後,我就開始關注他了。越是瞭解他,越是發現他的不凡。為此,我還找了不少他的作品,買下來一看,才知道為什麼國內會有讀者叫他天才作家!”
“創作速度快,寫的題材廣,作品又棒,這樣一位優秀作家能寫科幻小說,實在是文壇幸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