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表情被趙旭觀察到了,於是寬慰道:“咱們就是討論一下,不能成也不怨你。”
“既然總編這麼說,我就直說了。”楊蕭放下了包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總編,咱們要是能說服川蜀科協的領導,那此事大有可為。”
趙旭一臉懵,“說服什麼?”
“稿酬,咱們雜誌社向美日看齊,實行版稅制稿酬標準!”楊蕭神情堅定的說道。
“版稅制?”趙旭大驚失色,“這怎麼行!”
聞所未聞啊,這裡是國內,可不是國外。如今距離恢復稿酬制度才多久,楊蕭想搞這種改革,讓民眾怎麼看?
楊蕭神情酌定地說道:“只有像我說的,姜老師才有可能考慮咱們。”
“姜老師這樣品行高潔之人,也會在意金錢嗎?”趙旭不解道。
他的資歷很高,也做過多年的編輯,結交了無數作家,不論是老前輩,還是新人作家,對稿酬可都是不甚在意。對他們來說,能在報刊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已經是無上榮耀了。
至於稿酬,有些老作家還會主動拒絕。還是在他們的再三解釋下,說這是國家政策,老前輩們才收下了稿酬。
姜老師……一個君子如玉般的人物,怎麼會如此在意黃白之物呢?
“可能……和姜老師以前家裡的條件有關係吧。”楊蕭猶豫了片刻後,說道:“我聽說,姜老師家以前在陝西農村,生活很苦的。”
趙旭眉頭微皺,“這樣啊……”
楊蕭見他還在猶豫,決定加把勁:“國家都改開了,政策也在鼓勵自負盈虧,既然有政策上的支援,咱們為什麼不能開這個頭呢。”
趙旭也不是不敢提這個建議,但是開這個頭多少有些犯忌諱。而且,一個不好,會影響到很多雜誌社的生存。
“這樣吧,回頭我找領導探探口風。”
楊蕭點點頭,能做的,能想到的辦法,她已經做了,也說了,至於結果如何,只能聽天由命了。
之後,兩人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專注於今天的聚餐。
次日,趙旭一個人去了科協的大樓。
進了科協大樓,他熟門熟路地上了三樓。
“小陳啊,謝老在嗎?”
“哦,是趙總編,算你來得巧,謝老今天沒課,正巧在辦公室呢。”
“知道了,謝謝了。”
謝過後,趙旭來到了謝老的辦公室前。
謝老是科協的主席,同時,他還是大學教授,從事電子學科的教育工作。
“咚咚咚。”
“進來。”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內傳來。
趙旭深吸一口氣,然後決然地推開了辦公室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