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暗算》電視劇的持續熱播,姜家大院的趣事,只是全國無數觀眾當中的一個縮影。
這個年代,娛樂生活並不豐富,甚至趨於零。晚上看電視,已經算是非常奢侈的娛樂活動了。而且,這年頭的電視還有強社交屬性。
電視機主人一般會在電視劇開始前,把電視機搬到大雜院裡,然後左鄰右舍的大人孩子都會搬著小凳子,有說有笑地和主人家坐在一起看電視。
這個時候,電視機主人往往是大雜院裡說一不二的存在。
倍有面兒啊!
自從《暗算》這部電視劇開播,它就變成了無數觀眾們茶餘飯後最熱門的話題。
因為一部電視劇喜歡上一個人的情況並不少見,國內無數觀眾就是因為這部劇,喜歡上了姜玉樓。
不,也許用又愛又恨形容才準確。
他帶給了人們極致的觀劇體驗,但萬惡的周播劇制度同樣讓人深惡痛絕。
無數人寫信或者打電話到央視,強烈要求改周播為日播,可惜都沒有用。
為了能提前知道劇情,不少觀眾變成了姜玉樓的忠實讀者。可是買了小說後,發現電視劇裡改動不少,不過這種改編很成功,牢牢地吸引著讀者群體。
同時,又因為小說的精彩,他們還買了姜玉樓的其他作品,繼而一發不可收拾,徹底進了他的坑。
《暗算》的播放越來越火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燕京街頭的青年當中開始流行男主角的裝扮。
這個打扮,正是《暗算》電影中當中梁朝煒的裝扮。
姜玉樓在改編劇本的時候,理所當然的將梁朝煒和迅哥的裝扮描述了出來。
從出場開始,唐國薔的裝扮就註定了與這個年電視劇中所有的男主角決然不同,透著一股時髦勁和精英範兒。
太潮了,這個年代的觀眾哪裡能受得了,一看就喜歡上了。
唯一可惜的是,這個年代南方的私人制衣業還不發達。
擱後世,熱播電視劇上線沒幾天就有淘寶同款了。
即使如此,到了四月份,類似的款式或者平替也出現在了百貨商店和友誼商店。
於是乎,這類影視劇同款服飾賣爆了,也算從側面證明了《暗算》的火爆程度。
總之,《暗算》的火爆算是結結實實給全國各地百貨商店服裝部和服裝店帶去了不少生意。
每當《暗算》播出的頭天或者第二天,關於電視劇和姜玉樓的報道就會變多,也算變相替姜老師擴大知名度了。
由此帶來的直接反應就是《暗算》在加印多次後,總銷量達到了一百八十萬冊。
為此,當代編輯部特地邀請姜玉樓前去做客,商量加印的事情。
說是商量,其實是去拿稿酬,順便拍一下姜老師的馬屁。
他現在可是大明星似的人物,對一家雜誌社的生死存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可不慎。
姜玉樓應邀來到當代編輯部。
見到他後,周編輯連忙上前大獻殷勤,“姜老師來了,快坐下,我給您倒茶。”
“周編輯太客氣了,你忙你的,我自己來就好了。”姜玉樓客套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