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這東西,有時候沒什麼用。可是關鍵時候,卻又是無比重要的。
比如這燕大錄取的名額,三個人中,錄取誰都行,老師們糾結,也是為了儘量公平。要是不知道姜玉樓之前,沒錄取他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當老師們知道他是前段時間全國聞名的姜玉樓後,事情就不同了。
還是高中生期間就發表了詩歌和小說,還上過《人M日報》,聽說連領導都知道他。為了他,還引發了一場持久的輿論風波。
說到今年文化界的風雲人物,怎麼都繞不過姜玉樓。
這樣一位有可能是未來大作家的人物如果進了燕大,對學校好處多多。
君不見那個陝地的陽平縣高中,即使是他們這些燕大的老師,都隱隱聽過其名字。
如果姜玉樓在燕大上學期間在發表幾篇名作,他們燕大的名氣不就能超過旁邊的水木大學了?
其中的種種好處,他們這些做老師的也能分潤一二啊!
“原來是他,真的是他啊!”李老師喃喃自語道。
姜玉樓的名氣先不提,首先他的小說李老師就看過。
雖然文筆稍顯稚嫩,但其中的構思十分精巧,對人物的刻畫也是入木三分。就說如今的燕大學生中,李老師也找不出哪個學生的寫作水平能達到姜玉樓的高度。
更何況,姜玉樓的詩寫得更是巧妙。
作為民國時期文學巨匠聚集的燕大,有多少年沒有出過文學大家了?
只要發展順利,姜玉樓卻是有成為文學大家的潛力的。
教出一個文豪?
李老師敢保證,就連校長都拒絕不了這種誘惑。
“大家稍等,我去請示一下。”
雖然李老師是負責錄取的老師,但是事關重大,他也得請示一下上級才行。
李老師走後,大家也鬆了口氣,最後一個名額基本上是定了。
“多虧了老趙。”
“是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不過十八歲的大作家要進我們學校了,想想還有點激動呢。”
趙老師苦笑道:“只希望另外兩個考生不要怨我就好。”
嘿,這事確實難辦。
過了半個小時,李老師一臉笑意地回來了。
“名額定了,就是姜玉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