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二百零二章 收古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二章 收古董 (1 / 2)

“衚衕是燕京人的根兒,是燕京人最深的記憶!”

在燕京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著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它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猶如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展現著燕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記錄著燕京的歷史變遷。

從煤市街往西有條兩百來米的衚衕,叫取燈衚衕,便是其中之一。

取燈在燕京話中有多種解釋,其中有火柴(洋火)的意思,也有取燈(籠)的意思,原稱取鐙衚衕。

取燈衚衕是最原始火柴的發源地,當年燕京城內有專門以取燈兒為業的人,生產販賣的人多了起來之後,便形成一個聚集商圈,於是就乾脆取名為“取燈兒衚衕”了。

取燈衚衕裡的四合院,從外觀看,一水兒的灰牆灰瓦,乾淨整潔。衚衕裡的街門也極為講究,一戶人家的門可以透露很多資訊。

週六這天,姜援朝騎著一輛三輪,從外面的塵俗中闖了進來,穿著綠色的長袖外套,踩著一雙解放鞋,手裡拿著不知哪裡搞來的二手大喇叭,不時喊上一句:

“收舊傢俱,舊瓷器,舊郵票,各色老古式!”

就這一嗓子,他喊得也不大氣,反而顯得有些心虛。

也是,擱幾個月前,他連燕京的平頭老百姓都算不上,充其量是個泥腿子,如今沾了弟弟的光,搬到了燕京不說,還住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四合院,這日子就跟做夢一樣。

如今雖然有心幫弟弟忙,又聽了那個馬大個的話,騎著破三輪,滿燕京走街串巷的收古董。

哦,馬大個不讓叫古董,問了就說是收舊貨的。

聽著就跟平日裡在衚衕裡聽過的收破爛的也差不了多少,可他還是莫名的心虛。

雖然馬大個也說了,即使收錯了也賠不了多少錢,但他還是擔心啊。

不過,為了提高成功率,他也不是哪裡都去的。

畢竟有馬嘟嘟這個本地人,他也學了些透過房門辨別窮富的本事。

比如他左手邊的這座四合院,門上有四根門簪,而且沒有一塊花磚。門扉安裝在外簷柱間,門扇檻握的形式採取的是廣亮大門的形式。

燕京人將這種門稱為“蠻子門”,因其多為南方商人所建,風格比較含蓄內斂。

這種人家一般都比普通老百姓有錢些,不說有多講究,但是有好物件的機率也大點。當然,由於是生意人家,淘不上好貨的可能更大些。

三輪車挺在門前一陣後,姜援朝砸吧一下嘴唇後,還是決定換個目標。

姜援朝慢慢兒地騎,車輪慢慢兒地碾。就當三輪車即將駛離時,那戶蠻子門的住戶開啟了房門,一個大媽探出了腦袋,向著他喊道:“喂,那個收破爛的!壓紙的擺件要不要?”

“壓紙的擺件?鎮紙是吧,要啊,不過得先看看貨!”

他歪歪扭扭地騎過去,剛才他就打這家的主意了,本來想走,沒想到被叫了回來,真是緣分啊。

以前的商人之家,如今早變成了大雜院,起碼裝了四戶人家。

大媽引著他進屋,取出三個小擺件。

一個是鼻菸壺,一個是筆枕也就是擱筆的架子,還有一個就是大媽所說的鎮紙了。

姜援朝沒動手接,而是讓大媽先放在桌子上,方才從容不迫的逐一打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