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是新華書店的員工,負責的是出版國內作家作品的小說區。
往年,這份工作比較輕鬆,錢還不少拿。
可是今年突然變得不同了,這還要從一部叫《暗算》的作品。
自從這部作品發行單行本後,他所在的這家新華書店月銷售額接連突破新高,而這全部都是這本書帶來的。
以前,也不是沒有火書。可是沒有一本像《暗算》這樣的。
一連火了幾個月,聽說銷量更是突破了五十萬冊。
五十萬冊啊!
小高簡直不敢相信,有一本書能賣這麼多。
好容易,前段時間這部小說的熱度降下來了,就連銷量也變得穩定了起來。根據他的工作經驗,這部小說的潛力基本耗盡了。
沒有大的變故,今年最多也就賣六十萬冊吧。
可是,現實往往出人意料。
這周開始,買《暗算》的顧客又變多了。
而且一日多過一日,就連書店的存貨不多了,只能再給出版社打電話訂貨。
這天,又有幾個年輕人來買《暗算》,小高忍不住問道:
“同志,這部小說已經上市很久了,怎麼最近突然多了很多人來買這部小說?”
年輕人詫異地問道:“你不知道?”
“我該知道什麼嗎?”小高有些懵。
年輕人解釋道:“最近央廣電臺的小說連播節目在播講《暗算》,我覺得這部小說太精彩了,忍不住來書店買書回家看。”
小高愕然道:“竟然會是這個原因。”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講《暗算》的時候,他還沒下班呢,怪不得不知道這件事。
看得出來,電臺播講確實給這部小說帶來了很大的人氣。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聽眾變成了讀者,來書店買小說呢。
這年頭國內的電視機保有量也就五六百萬臺,保有量遠低於收音機,小說播講的聽眾自然要遠勝電視劇的觀眾。
《暗算》也正是藉著這股東風,一夜之間就成了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故事。
而小說也因此獲利,重新翻紅,在書店大賣起來。
當姜玉樓再次收到當代給的加印二十萬冊的稿酬後,他人都懵了。
本來以為小說重新大賣,要等到播講結束後,沒想到聽眾都是急性子,根本等不及啊。
這一切都來得太快,出乎了他的預料。
不過總的來說,這是個好事情呢。
……
這週週末,姜玉樓又約了唐月雯出來玩。
他賺錢了,自然想要花出去一點。錢這東西是賺不完的,花得越多,才有賺錢的動力。否則一分錢不花,不成了守財奴了。
公園裡逛了一圈後,兩人又去找了家館子吃飯。
酒足飯飽之後,姜玉樓決定帶女孩去大商場轉了轉。
燕京王府井百貨商店,是全燕京除了友誼商店外,最齊全的百貨商店。某種程度上說,種類比友誼商店多多了。
友誼商店的東西雖然好,但是價格可不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