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東仰天長嘆道:“唉,蒼天不公啊。”
同樣是燕大的大學生,天之驕子,姜玉樓就一路順風順水的,可是他呢,雖然在班裡有著天才的名聲,可是混得比姜玉樓差遠了。
“呸!”姜玉樓吐了口唾沫,然後得意道:“明明是老天有眼。”
徐向東:“……”
某人的無恥,讓人驚歎不已啊。
于敏眯著眼睛,突然意識到了突破口,連忙道:“你這也算喬遷之喜了,不更應該請我們吃一頓?”
衛國平眼前一亮,附和道:“對對對,這頓飯不請可說不過去。”
“過一陣吧,等我把家裡安頓好再說。”姜玉樓這回倒沒有拒絕,而是摸了摸下巴道。
有了這個承諾,三人心裡平衡了許多,眼神交流頻繁,似乎是在相互間暗示著什麼。
……
當代編輯部判斷首印的十五萬冊頂不住一週時間無疑是非常準確的,但是他們選擇加印十萬冊還是太保守了。
因為隨著《暗算》的評論越來越多,這部小說有了破圈的趨勢。區區十萬冊,不到一週就能賣光。
於是乎,當代編輯部的電話又被書店和郵電局打爆了。
雖然編輯們飽受電話轟炸,但是沒有比1980年第一期的《當代》取得了開門紅更美妙的事情了。
相比雜誌銷量遇冷,他們更喜歡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
沒說的,客戶的需求必須得到滿足。秦主任大手一揮,再次決定加印十萬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續兩次加印,不敢說絕無僅有,也是寥寥無幾的。
只是,在銷量大漲的背景下,還有個小問題困擾著編輯部。
為此,當代編輯部還特地上會進行了討論。
會議是有秦昭陽主持的,
“同志們,咱們今年第一期的發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咱們的上級領導也對我們取得的成績進行了高度評價。當然,這些都離不開同志們的努力……”
“嘩嘩譁。”
會議室頓時掌聲雷動。
編輯們聽到領導的表揚,無不喜笑顏開。對於雜誌取得的好成績,也是與有榮焉。
“但是呢,現在有個難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秦昭陽從桌子上拿起一封信,繼續道:“這封信是讀者來信,信上表揚了我們雜誌,只是有個請求,那就是希望《暗算》這部小說刊印單行本。而且,這不是孤例,相反在來信中,佔比很多。”
會議室瞬間安靜了下來。
出單行本啊,目前《當代》也發行了不少期,銷量也越來越多,可要說曾經哪一期有讀者要求發行單行本的作品,卻是一個也沒有過。
要知道,其中可是有過不少有名有姓的大作家的。
這,這,這姜玉樓是要開先河了嗎?
只是這先河不好開啊。
雖然雜誌現在賣得好,但要說全是姜玉樓那部小說的功勞,似乎也說不過去吧。
再者,發行單行本的成本可不小,一個不好,是要虧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