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外留學生交流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外留學生交流會 (2 / 2)

季正懷咳嗽一聲,正色道:“學校裡有來華留學生,這個你知道吧。”

姜玉樓點頭,燕大的來華留學生歷史要追溯到1952年了。

從1952年至1966年,燕京大學共接收了1875名留學生,約佔到全國高校來華留學生總數的26%,承擔著國家重要的留學生培養任務。

這一時期,國家對留學生工作的定位為“應盡的一項國際主義義務”,目標在於“促進我國同各國間文化交流,增進我國人民同各國人民間友誼”。

在當時的燕京大學留學生中,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留學生佔絕大多數,約佔總數的86.1%。同時期,13個社會主義國家均有留學生來燕京大學學習,其中人數超過100的國家分別為南越、朝鮮、蘇聯和蒙古國。

到了特殊時期,國家就不再接收留學生了,燕大自然也停了。

話說,1952年為了留學生能儘快學會漢語漢字,漢語拼音的改革方案也提上了日程呢。

一直到72年,我國才繼續開始接收留學生。

也就在這一年,來自南越、朝鮮、巴勒斯坦、寮國、加拿大和美利堅的53名留學生入校,燕京大學的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正式恢復。

20世紀70—80年代,這一時期的留學生與我國同學“同吃同住,共同學習、共同勞動”,在農村、車間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去年,上面釋出了《關於做好今年接受外國留學生工作的通知》,為來華留學教育事業注入澎湃動力。

有統計顯示,來華留學生中,在燕大學習的佔了多數,今年入學的就有一百八十餘人。其中文科系佔了絕大多數,理科系只有寥寥數人。

這也能理解,畢竟我國是文學大國嘛,至於理科……現在確實還不行呢。

姜玉樓忍不住問道:“所以,留學生和我一箇中文系的學生有什麼關係?”

“現在來華的留學生上課和國內的學生還是分班學習,為了讓留學生更快地融入燕大的校園生活,學校決定搞一個交流活動,正好,你的英語水平能夠勝任燕大學生方面的交流任務。”季正懷也不搞一人一句地問話,而是一口氣說了出來。

姜玉樓嘆了口氣,果真不是什麼好事啊。

留學生什麼的最麻煩了,前世他可沒少聽留學生惹事的訊息。

想了想,姜玉樓拒絕道:“季老師,我能不去嗎?”

“為什麼?”季正懷連忙道:“你先別急拒絕,參加交流活動可是有好處的。表現優秀的學生,很有可能成為明年的交換生。”

他壓低聲音誘惑道:“這次的交換生資格很寶貴,不是去霓虹,就是去美利堅。”

交換生資格嗎?

也許對別的學生來說是求之不得的美事,可是對姜玉樓卻沒有什麼吸引力。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已經有了當文豪的目標,又是中文系的學生,但凡他是理工科的,肯定是要去歐美國家留學的。

那樣的話交換生資格可是非拿到手不可了。

沉默片刻後,姜玉樓道:“季老師,要是我和留學生髮生了矛盾,學校會偏袒留學生嗎?”

“你怎麼會有這種奇怪想法?”季正懷感到奇怪。

姜玉樓嚴肅地說道:“您就說,學校幫誰!”

季正懷發現自己的學生前所未有的認真,便也正色道:“學校幫理不幫親!”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這個交流會我參加。”姜玉樓長舒一口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