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正在發生著鉅變,早點接觸變革的前沿,其中的好處是窩在小山溝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
他前世就是出去的晚了,否則成就也會更高,家人也會過得更好。
“咕嚕嚕。”
是他的肚子響了,太久麼吃好東西,冷不丁來一下,這就有了反應。
他奶奶的,沒出息,以後有的是山珍海味讓你享用呢。
姜玉樓罵了自己一句。
他不由得開始暢想未來了,按照現在賺錢的速度,說不定明年就能將家裡人接過來住了。
等到大學畢業,他應該會非常有名了吧。
這時候大學都是包分配的,他以後是去某某單位任職呢,還是專心寫作呢?
嘿,想得太遠了,還是顧好眼前吧。
這時候,他才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
美食在前,想那麼多幹什麼。
餐廳裡鬧哄哄的,不僅有此次來參加典禮的作家,還有作協的幹部和評委老師們。
看了一圈,姜玉樓發現參加典禮的作家們年齡都不小了,除了他,王濛都屬於年輕的了。
不過一想到這年代知識分子還比較稀有,再加上那場浩劫,似乎也能明白了。
只是可惜這次與會的作家有不少嫉賢妒能之輩,他想借此機會多結識一些作家的想法只能是落空了。
不過,這次得了獎,還認識了王濛,也不算虧。
他聽王濛說了,這次得獎的作家還有個好處。
姜玉樓也顧不得吃飯了,連忙問道:“老王,你快給我們透露透露訊息唄。”
除了他,兩個陝西來的作家也豎起了耳朵。
姜玉樓已經知道了,王濛這時候已經是燕京作協的副主席以及副秘書長了,就是幾個月前的事,他的訊息靈通著呢。
王濛為人平和,也不介意姜玉樓叫他老王,只是刻意壓低了聲音:“年底作協有意舉辦重點作者讀書班,一期三個月脫產讀書,地方就在D校。”
重點作者讀書班啊!
進了這個讀書班,才是真正在領導心上掛了名的,和普通作者重要程度大不一樣了。
好事情是好事情,不過難度同樣不小吧。
王濛的訊息八成是準確的,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參加?
他想了想,還是含蓄地問了出來:“王老哥,你會參加讀書班嗎?”
王濛露出些許窘狀,但還是答道:“不會,這次主要是為了年輕作家和新人作家,我們這些老傢伙不會和年輕人搶名額的。”
他又解釋了一句:“老哥我是文聯專職作家。”
“這樣啊。”姜玉樓點點頭。
聊得差不多了,時間也挺久的,於是乎大家便抓緊時間乾飯。
姜玉樓將餐盤裡的菜吃得乾乾淨淨,放餐盤的時候,卻看見水池旁邊的泔水桶裡有不少剩菜剩飯。
這一幕讓他心裡很不舒服。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七十年代全國大多數的農民都還吃不飽飯呢,可有些人卻已經營養過剩了。
太浪費了!
吃完了飯,姜玉樓和王濛他們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