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挺感動的,老高真的有心了呀。
回到學校,姜玉樓又得到了一通表揚,可惜學校財政不允許,沒有物質上的獎勵。
……
有了姜玉樓的指點後,唐月雯有了自己的寫作思路。
故事已經有了,她只需要將小說寫出來。
有不懂的,她也會主動詢問,學習的同時,兩人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了。
努力了一段時間後,小說的初稿終於完成了。
“怎麼樣,還能入眼嗎?”
小說寫完了,自然要交給姜玉樓這個給她思路的人看了。
字數不多,姜玉樓很快就看完了。
唐月雯的這篇小說劇情設計的很巧妙,在一個雨夜裡,返城女知青雯雯遇到了一個男青年主動帶她回家,使得雯雯頓起疑心。
雯雯先是以為男青年有歹意,後來想到他是見機行事的“馬路求愛者”;男青年走後,雯雯又認為他是放長線釣魚、產生了一系列的猜疑、推測,但男青年從此沒有露面。小說的事件過程是“從有到無”,而雯雯的心理過程是“從無到有”,由不信任到信任。
姜玉樓讚道:“小說寫得很好,情節線與心理線的逆反交叉,使得小說的結構顯得既嚴謹又巧妙。而且這篇小說表現出了一個年輕女知青浪漫而執著的愛情理想,它既清晰又堅定,呈現出唯美色調。”
他看著唐月雯不住地點頭:“以你的年齡和人生閱歷,能寫出這樣的小說已經很厲害了。”
得到姜玉樓的誇讚,唐月雯自然是開心得不得了。
不過,他的讚賞的話怎麼聽得有些彆扭。
畢竟,她都是在對方的指導下寫出來的。所以,他算不算是自賣自誇呢?
唐月雯心裡的小小吐槽自然不為外人道哉,她現在就想知道,自己的小說能不能投《當代》。
“玉樓,你說我寫的小說夠資格投《當代》嗎?”
“文筆沒問題,但是不符合《當代》的風格,接受的可能性比較低,我更建議你投到咱們陝地本土的雜誌社。”
姜玉樓略作思考,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時候成名的女作家不是沒有,但是非常少。
月雯的這部短篇小說可以說是少有的展現女性視角的小說,清新脫俗。
短短几千字,更是表達了當下女性對美好純真情感的執著追求,流露出清新質樸明快的少女聲音,反映了返城知青的美好生活理想。
這樣一部短篇小說,即使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也不失為一部佳作。
發表肯定沒問題,只要找好平臺。
“真噠!”
唐月雯得到姜玉樓的肯定後,睜著烏黑的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他,眼底全是喜意。
“還能騙你不成。”
女孩的嬌憨惹人憐愛,姜玉樓甚至有種捏她秀氣鼻子的衝動。
不過想到這個年代女性的保守,也只能作罷了。
看也看完了,也沒什麼好修改的,至於投稿先不用急,他記得簡行有個老師在《延河》雜誌的編輯部,倒是可以找他問問。
於是,姜玉樓拿著唐月雯的手稿去了簡老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