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和馬孝到陽平縣城時,天色已經見黑,城裡也到了下班的時間,“集市”的小販也多了起來,雖然比不上後世,但也有了些農貿市場的氣象了。
只是雖然有小販,但是叫賣聲是絕對不會有的,畢竟還是打擊投機倒把的年代呢。
兩人對視一眼,悄悄找了個空位擺攤。
他從腳踏車上取了一塊布,鋪在了地上,然後將兩蛇皮口袋的紅菇子放在地上,從袋子裡取了一些擺在了布上。
他到底賣的是什麼,總要讓客人看到才行。
接著,他看到遠處有一家開水房已經點火了,又拿著盆去要了一點涼水。
東西齊了後,他將發乾的紅菇子泡到了涼水裡。
前面說過,紅菇子泡到水裡,有個十幾二十分鐘水就會變紅,還會冒出香氣。
這一切,都是他為了賣紅菇子做的準備工作。
趁著還有時間,他將攤位交給了馬孝看著,自己去其他攤位轉轉。
集市裡賣肉賣菜的都有,肉類主要是豬肉,牛羊肉也有。
問了價格後,他心裡也有了數。
肉類裡,豬肉價格低一點,羊肉的價格和豬肉差不多,牛肉貴還少,不是幹部家庭一般人真吃不起。
在這個年代,豬肉也是緊俏貨,普通人想吃,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錢包。
看看自己的肉票夠不夠。
至於蔬菜類,“集市”裡賣的主要是大白菜,西紅柿和土豆。
這幾種主要蔬菜價格相對便宜,其中大白菜一斤五分錢,這在後世是不敢想象的。
轉著轉著,姜玉樓思量著時間差不多了,該回攤位了,否則馬孝要著急了。
回去後,姜玉樓看了眼盆裡泡水的紅菇子。
經過十幾分鐘的浸泡,紅菇子已經膨脹起來,賣相很好,盆裡的水此時也變紅了,隱隱能聞到盆裡散發而出的清香。
這下,姜玉樓放心了。
慢慢地,攤上有了些顧客。
來的人姜玉樓都會給他們介紹紅菇子的學名、產地、分辨方法以及營養價值等。
雖然費了番口舌,好在效果還不錯。
來的顧客基本都買了些,姜玉樓定價不貴,一斤也就三毛,遇到講價的兩毛五分錢也賣。
他這是無本買賣,就算賣一毛錢一斤都是賺。
更別說兩毛五了,都夠買二兩豬肉了。
雖然和他以前做生意時候完全不能比,但也要分清楚形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