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構造,還是每一個部件的作用,以及後續的催化方式。
不僅在他腦子裡深深刻印著,裝在載物魂盤裡的隨身碟中,也有完完整整的工程圖紙。
此時先給能機升級平臺通上電,隨後又將人頭大小的初代能機放入中間的凹槽裡。
一陣噼裡啪啦的電火花閃過,平臺開始自行運作。
數百個零件從整體脫落,進入不同的凹槽中或是接受藥水浸泡,或是經過捶打鍛造。
這是一種很直接的升級方式,在遺蹟拆解出來的中控電腦控制下,能避免手動產生的任何誤差。
大約十多分鐘過去,等到能機從之前的凹槽中彈出時,升級已然完成。
蘇摩視線掃過,鑑定綠光泛射而出,彈回能機屬性面板。
【天元一型KF能動機(精良)】
【描述】:一款以“KF能石”為核心而打造出來的能源轉換裝置,能夠完美的將內部的熱能轉換為機械能進行轉動。且因為內部具有特製的集能裝置,所以能長時間提供數倍於常規發動機,電動機的功率輸出。
【最大輸出功率】:2180馬力/1620KW
&n
&n
【基礎物理資料】:
【特殊加成】:緩和(一定程度延緩高頻使用時所帶來的金屬疲勞)
【評價】:中規中矩的能源轉換裝置,仍有潛力可尋。
極為罕見的,系統第一次沒有對自制物品吐槽。
作為除發動機,電動機之外,又一能源轉換裝置。
如果說初代能機還是仿照電動機的原理,只將簡單的將內部熱能轉換出來進行使用。
那麼這臺廢土三年底才開發出來的一代能機,已經算是開創了先河。
其恐怖的瞬時功率輸出超過了兩千匹馬力,且能長時間保持最大功率輸出,不會發生衰減。
不管是應用於民用車輛,還是應用在軍用車輛,都能有亮眼的發揮。
“可惜呂寬和艾劍鋒兩人當年研究出這一代能機後,就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瞭如何找我上,擱置了迭代能機的後續研發。”
“等他們走後,其他人開發出來的二到六代能機,並無太大的創新,都是在想辦法延長續航里程。”
“但其實,續航這個問題並不大,也不難解決。”
注意到峰值續航里程只有五十公里出頭,蘇摩並無半點意外。
熱能轉換成機械能,其中的損耗本就恐怖。
對於遺蹟中的研發者而言,能機畢竟是一個要外銷的商品,不是戰略武器。
因為能石的數量有限,品階也無法提高。
在沒有闊綽到買車隨附幾塊更換能石的條件下,嘗試用各種手段延長續航,使得每一部能機都能達到更高的極限也沒有錯。
不過對於蘇摩來說,只要他能繼續升級能石的品質,續航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且就算是現在,也能透過不斷更換內部能石的做法,來達到無限續航。
至於多出來的緩和屬性。
應該是能機升級平臺中不穩定升級效果帶來的幫助,算是聊勝於無。
“能機有了,下一步便是擴大內部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