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不會背刺逃跑的戰友在身旁,哪怕是死,也能死的安心一些。
“隊長,距離我們今晚的目的地還差二十公里了。”
穿行在無邊的雪地冰原中,兩輛百里燈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時常只能以六十公里的時速前進。
但饒是如此,從早上八點出發,到傍晚六點。
十個小時,也快趕到了今晚要駐紮的地方。
“不對勁,前面不是一處高地嗎,我怎麼看著像是一片山脈?”
比對了下地圖上的資訊,小楊有些疑惑的指揮車子停下。
一百公里放大到五百公里,遊戲只是非常的單純的擴大了地形,就連植物也沒按照比例進行擴增,所以這一路過來看起來是無比荒涼。
但山脈.
難道是霧氣投放的地形?
在世界頻道上見慣了玩家們討論那些藍星人的城市,驟然見到一處山脈狀的地形,小楊不禁有些驚喜。
找不到地球玩家,找到些藍星的倖存者也行啊?
反正都是勞動力,帶回到領地裡一樣能對開春後的發展起到幫助。
這麼想著,小楊回到車上,當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後延我們的駐地,今晚在那邊的山脈腳下紮營。”
“明天白天我帶人進去周邊看看,這可是個重大的發現!”
山腳下距離駐地並不遠,最多也就是幾十公里的距離。
而此次出行隊伍一共帶了四塊更換的電池,後延這麼點完全是輕輕鬆鬆。
“好嘞。”
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便是為了探查人類的活動的痕跡,找到更多的倖存者。
現在隊長髮表了意見,隊員們自然也不會反駁。
晚上七點半,百里燈正式抵達山腳。
兩輛車靠著一處微微拱起的石壁停下,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形成拱衛狀。
在車廂裡窩了一天的警衛們早就憋屈不已。
此時車才剛剛停好,便有六人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端著步槍往旁邊走去。
“小心點,三人一個小隊,先掃蕩周圍三百米。”
已經在領地內訓練了三天,又在虛境中模擬過各種突發情況。
六名警衛們點著頭,動作看起來無比嫻熟。
而留下來的六人速度也不慢。
一人開始拿出半成品飯菜加熱,三人取出搭建防禦設施的材料開始規劃。
除過司機仍然保持警戒,做好隨時開車載著所有人離開的準備外。
另外兩人都站在了百里燈車廂上方的設計口,抽出了下方隱藏的機槍。
至於小楊,則開啟了副駕駛儀表臺下方的儲物格,從中抽出了加裝好的電臺。
按照廢土現在的通訊遮蔽情況,高空處殘留的霧氣依舊會遮蔽大多數中長波段,只留下短距波段傳遞。
經過測試,極限距離在三百五十公里左右,最佳距離則在兩百到兩百五之間。
同時,為了保證波段傳遞的質量,距離越近自然越好。
而且還得考慮到倖存者自制的接收裝置質量。
以地球上的收音機為例。
一般的收音機用自帶拉桿天線接收,差不多百公里就已經是極限了。
只有那些自己額外加裝天線或者加訊號放大器的裝置,才能收到兩百到三百這個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