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預想中幾乎要多出五倍的產量,是狂人武器廠交出來的完美答卷。
按照這個效率,如果工廠的產線沒有在災難期間擴容三倍,那現在的產量就是以前的十五倍。
量化到一把槍的生產中,便是這把槍的生產時間只有原先的十五分之一。
這也太誇張了,簡直就像蒸汽時代忽然跳躍到了工業時代一般進步巨大。
第一時間,蘇摩啟用零號呼叫了昨晚的工廠監控影片,試圖找出原因所在。
但隨著畫面播放,他的臉上卻露出瞭然之色。
“看來.我的思維還是被現代工業認知給限制了。”
現代化超級工廠裡的一臺高精裝配機,能在一個小時內在裝配三到五萬發子彈出來。
廢土裡的簡易機床,是達不到這個效率,甚至連三分之一都很難達到。
但.那又如何?
一臺做不到的事情,就兩臺,兩臺不行就三臺,四臺,直至滿足需求!
末世狂人這小子把所有增產預算都拿來投入到了機床裡。
之前武器廠最多隻有三臺機床同時運作,但昨晚不算上那臺修復的母床,工廠的車間裡蘇摩至少看到了三十臺在瘋狂運轉,裡面甚至有不少是從其他工廠借過來的。
這比起之前,容量何止提升了十倍不止。
瘋狂的預算支出,導致工人們的工資都還拖欠著。
這放在現代可能嗎?
有哪個工廠敢瘋狂到用這種‘力大磚飛’的方式來強增產量,萬一後續沒有更多的定單來補充收入,工廠怕是馬上就要倒閉。
又有哪個工人會冒著沒有收入的風險,甘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熱情?
獨特的廢土工業,完全顛覆了蘇摩對於工業化的認知。
在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主題下,將武器生產的速度提高五倍還真不算什麼大事。
甚至乎按照末世狂人所說,等到工人們熟練了機床的使用和這套生產體系。
產量在翻上一倍,達到之前的三十倍也不是沒可能。
“封龍,你來安排他們學習這些武器的用法,我忽然想起來有個事。”
“啊好的。”
蘇摩猶豫了一下,掉頭走了。
之前他只打算派一百名老兵,帶上些許武器前往,先協助鮑雷穩住巨樹根的局勢。
然後再透過陸運的方式逐步打通兩地路線,一波波進行支援,最終將驛站徐徐納入領地版圖中。
這個過程是柔和的,隨時都能終止,也隨時都能提高速度。
但現在,他的想法變了。
既然武器供應方面這麼給力,一次運送過去的彈藥和槍支都足夠一場萬人級別戰爭。
那還等什麼?
等到遷徙潮過去,巨樹根海域已經變成一潭死水在出手?
還是等到人才都被其他倖存者領地掠奪走,或者死在異族的手上?
還不如就現在。
就趁著這一波遷徙潮爆發的時候,再給這把熊熊燃燒的火苗添上一把新柴,讓這火焰燃燒的更熾烈一些。
路線賦予卡,用!
這一百名老兵每個人都將擁有十級路線能力,連選擇複製的人蘇摩都想好了。
就是之前從研究所逃出來的那些人,他們的‘格鬥愛好者’路線能夠提供最多的基礎屬性,完全能補足老兵年齡方面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