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來的廢土,根據以往幾次“玩家”們在這裡發展的進度。
蘇摩還和蘇德本,陳審以及呂寬幾人,大概在飯桌上討論展望過。
先不管窪地的發展速度,就以深海里人類文明的復甦進度來看。
眾人曾幻想過十年後的廢土上,失去了神靈幫助的異族,已經基本喪失了前期的身體優勢以及數量優勢。
靠著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武器鏈條,十年後的人類可以做到全民皆兵,以一個誇張的進度推進,將大部分資源納入版圖之中。
有了這些資源,想要復甦地球上全盛時期的文明就不再是難事。
恐怕只要兩三年時間的醞釀,放眼整片大陸,人類的聚集點內。
其中差的,文明程度至少能達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擁有機械製造能力抹平人類生產力的劣勢。
其中好的,文明程度應該能達到二十世紀初期水平,能製造出足以保護人類族群的“終極武器”。
而只要能等到終極武器產生,便是人類吹響反攻號角的第一步。
按照蘇德本所言,哪怕奴役這些新大陸上的異族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這些展望裡,無一例外,所有人都像是忘記了一般,避過了一項。
那就是...
基建!
“想要恢復咱們地球上的那種基建太難了,先不提咱們的基礎資源,人力這些東西夠不夠,也不管異族會不會破壞這些東西,就光是每次災難時對這些基建的影響,都決定了我們完全沒有可能再建出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以及散佈在荒野上的公共設施”
“未來,大機率還是以航空為主,水路為輔來進行中長途旅行運輸”
“這些東西很好維護,最容易實現”
這是在商議快要結束時,呂寬提出來的觀點,基本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想要修出來這些東西,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其實並不算登天之難。
已經有經驗的情況下,哪怕修建的速度很慢,人類也能持之以很的建設,由小及大。
可這後續的保養問題,維護問題,才是難以解決的關鍵。
“太不可思議了,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難不成八年以後的人類,真的擁有了和異族平起平坐,不對,有了絕對性的霸權地位?”
“還找到了維護這些基建的新方式?”
注視著視野盡頭位置,足足有七八節行駛在鐵軌上的火車,正以六七十碼的距離疾馳去往遠方。
哪怕還處於高空墜落之中,蘇摩的心思也被完全吸引了過去。
這一刻,忽略所有降臨自廢土以後的經歷,記憶。
火車頭那昏黃的燈光,就如同汪洋中的燈塔一般,讓人心頭滿是溫暖。
刺耳的轟鳴汽笛聲,也好似歸家的號角,潤酥了旅人滿是疲憊的身軀。
注視著下方這場景。
蘇摩不住的搖著頭,擦拭著眼眶,但還是沒能忍住從眼角處往外溢位的淚水。
頭一次的,這片八年後的廢土大地,竟讓他有一種回到了地球,回到了華夏的親切感!
【記錄】:預計降臨時間還有30s,請“玩家”做好準備
【記錄】:降臨後,你將擁有為期三分鐘的無敵時間,請儘快熟悉任務環境
【記錄】:“難民”身份,前置任務已釋出,請您開啟遊戲面板進行檢視
隨著蘇摩觀察的同時,高度進一步下降,下衝的速度也開始漸漸變緩。
等到三條遊戲提示出現在蘇摩眼前,一人一狗距離地面的直線距離已然不到一千米。
“要降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