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腳下。
望著不遠處已經出現在視線裡的冒險械工,手持著探測器的蘇摩,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不錯。
和預料的一樣,越是往這萬里大山內走,探測器的頻率能接受發射的範圍也就越遠。
當前,整個探測範圍早已經突破進山處的百米限制,達到了接近六百米左右。
找尋隱藏起來的冒險械工,已經不是難事。
“突然多了這麼多的野生動物,看來每一次災難度過,新大陸都會和之前廢土上一樣,進行投放一次”
“這倒是好事!”
老遠處看到圍在械工旁邊的幾隻雪兔,在見到自己後馬上機敏的往遠處竄走。
蘇摩不由心中暗道。
一路走來,路上的野生動物,已經見到過不少。
按照投放的密度來計算,每公里範圍內至少能投放2040只中小型動物。
以萬里大山如此廣闊的地貌來看。
僅一次投放,下來的生物估計至少也有六位數往上,足以讓這死寂的山林裡恢復一絲生氣。
而在平原上,恐怕更多!
“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有沒有投放生物下去”
想起自己的領地,蘇摩手上替換著械工體內的記憶體卡,嘴角卻是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想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閉環,光靠人類自己開發各種工業機器來驅使,不太現實。
以地球為例,不僅需要生物參與其中,更需要植物,微生物,等等因素介入,才能逐漸將環境推向一個正確的迴圈發展之路。
而現在,每一次災難過後遊戲的投放,就是在促進這個過程。
至於遊戲這麼幹的目的。
不管他是為了給生活在廢土上的生物畫餅,讓所有人擁有對未來的美好願景,從而努力活下去完成“許可權收集任務”。
還是保溫箱內的規則規定,逼迫著遊戲必須要這麼幹,必須要在一次災難過後對生活在裡面的生物做出補償。
這些其實都無太大影響。
只要有物質源源不斷的獎勵,對於這些奔波在末世裡的人其實就足夠。
否則就算告訴每一個人只要你堅持二十次,三十次災難,遊戲就下發一卡車緊缺物資,或者直接獎勵一個堅固的地下避難所又如何?
沒有真實到手的獎勵,來不斷的提升所有人的實力,這些餅壓根就吃不到。
“說起來周邊的空白領地那麼多,陳審他們應該知道跑快點,出去搶這些東西吧?”
看萬里大山內這麼多無主的野生動物,蘇摩也有些眼饞。
如果陳審等人能機靈的提前出動,不說樹人領地內部,就魔魂族地盤裡的那些,便足以吃到飽。
到時候,建立一座現代化的養殖場。
等過上幾個月,便能有源源不斷的肉食產出,一勞永逸的解決掉蛋白質來源這個大問題。
“找個人,回去提點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