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的晚上,二月十九日的凌晨。
在這個時間交錯的點,就和之前暴風雪災難到來前七天時,下的那場大雪預警一樣。
在蘇摩陷入深度睡眠後,一場雷暴雨馬上接踵而至。
轟!
轟隆!
像是雷公怒吼,又像是天災降世,每一道閃電從天空中劃過,都能照亮下方所有的黑暗。
沒有人想死!
也沒有人放棄對新大陸的渴望!
在這個緊張的時間點,超過90%以上的大型聚集地,都在進行著災難前最後的衝刺。
就連獨狼,也在想盡各種辦法,準備著出海用的物資。
鐵石山上,一道道臨時的雨棚已經搭了起來,擋住了外面肆虐的雨點,為忙碌中的村民們提供了安穩的工作環境。
一鍋鍋驅寒的熱湯,也被廚娘們熬好送了過來,為村民們驅走身上的寒意。
到了這個階段,希望村村民手裡超過80%的糧食資源都被拿了出來,置換成了各種工具。
三十人負責製造,四十人負責壓縮,四十人負責打包,最後再來二十人封裝清點放入倉庫。
高效的人員配比分配,沒有造船的需求,工作的活又簡單,村民們的夜生活簡單而充實。
選擇做出這麼一筆風險極高的投資,所有坐在雨棚下的村民顯然也是知道。
但讓所有村民放心的是.
這件投資大事是透過了蘇摩的審批的!
管理層會犯渾,會失誤,會誤判,作為所有人的蘇神,永遠不會!
聽著耳邊刷刷的雨聲,對於這批吸能膠到底能換回來多少東西,他們充滿了十足的期待。
同樣的,在這片即將接受洗禮的廢土之上,充滿期待的不僅僅是希望村的村民。
視線偏轉,在長滿青苔的一處平原上,有一處規模比起希望村還要大上幾倍的部落,在雷暴雨中燈火通明。
和其他地方的匆忙趕工不同,在這一處避難所裡,隨著閃電劃過漆黑的夜空,能很明顯的從這些正在忙碌的人臉上看出
興奮!
他們穿著雨衣,他們拿著雨傘,他們的步伐輕快,他們的心中好似有火焰在燃燒!
儘管天空中有瓢潑大雨落下,但還是不能阻止他們成群結伴的從屋子中走出,辨別方向形成大部隊後,像螞蟻搬家一般移動。
一百米。
兩百米。
五百米!
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村子,加入了隊伍,使得每一次閃電照亮大地,都能形成一幅“世界名畫”。
漸漸地,隨著時間過了小半個鐘頭,哪怕地上泥濘溼滑,這條村子直著往出的路,還是被他們走到了盡頭。
順著盡頭右轉在走個三百米左右,在所有人的眼前,出現了一座小山包。
山包規模不小,比起地底避難所都還要大上幾分。
長度上足足有兩百多米出頭,只不過因為高度,只有二十米左右,且因為太長,看起來遠遠沒有地底避難所那般雄偉。
並且從遠處就能看到,這山包從左邊到中間沒有頂,和火山口一樣,雨水刷刷的往裡面倒灌。
但就是這樣的山包,卻是讓每一個走到這裡的人,都帶上了滿滿的驚喜。
“所有人都排好隊,不要著急,現在的試驗還沒有開啟”
“誒,誒,陸辛,就說你呢!把腳上的泥刮一刮,其他人,鞋上泥多的颳了在進去,有條件的給腳上套個塑膠袋再往進走”
在小山包的側面,敞開著一個小門,可供三人進出。
此時,四名端著步槍的守衛站在門口,對著前來的人群大聲吆喝,而這些人群也非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