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宇宙飛船之所以不叫飛機,主要原因還是取名的時候,考慮到了華夏博大精深的文化色彩。
大船在海上飄動,飛船也在銀河裡飄動,在加上操控模式中,海軍有個特點。
一艘艦船上船大人多,每個人甚至每群人只負責一個模組,集合起來才能保證戰鬥力,這更像科幻作品中的情景,所以很自然的叫船。
不過...一個普普通通的造船廠,能造這東西,還是讓蘇摩覺得離譜!
“模組化的科技就是神奇,在沒有拿到基礎科技鏈條之前,想要解析這樣的技術太難了!”
花費500點災難積分,學習了這張造天一號設計圖之後,一道夾雜了造船廠各種需求以及建造規模的記憶傳輸了過來。
如同使用說明書一般的建造流程,也順帶再一次打消了蘇摩想要窺探這種技術的“渴望”。
避難所中目前模組化的科技物品,已經有整整三件,但對於這種科技的原理,在沒有入門書籍的指導下,就像古代人看到飛機一般,一點也不能理解其原理。
不過有個好訊息是,在基礎材料中,不像熔爐,建造船廠對貴重的稀土材料要求是半點都沒。
所需的單位材料,大多都是一些平常能見到的普通資源,用以來構築造船廠框架。
除此之外,也說明了船廠最主要的地方,還是需求之中各種奇怪的科技模組。
而且最重要的是,湊不齊動力模組,匯入模組,自動搭建模組這三個,造船廠就是擁有足夠材料了也不能修建。
“這三大模組中,我有一張從澤塔寶箱裡開出來的配套卡片材料替代卡”
“可以替代一件不高於精良品質的模組”
“那麼...只需要我能湊齊剩下兩個模組,造船廠就能開始建造了!”
船廠的建造需求明確,蘇摩心下沉吟,收起製造頁面,直接來到了市場中,開始挨個查詢所有模組是否有人掛售。
比起馬古那一代人,這一次從主世界地球過來的人類,數量還保持在四十億左右。
如此人多勢眾之下,出產好東西的機率自然不小。
很輕鬆的,在市場上,蘇摩就找到了兩種造船廠的模組。
匯入模組,以及材料輸入模組。
“現在就只差一個模組了,只要能找到動力或者自動搭建,就能馬上將船廠收拾出來”
再三查詢,發現再也沒有其他模組後,按耐住心中的騷動,蘇摩暫且關閉了遊戲面板。
模組體積不大,重量倒是驚人。
而且這東西在交易面板裡並不能使用最新的貨物對半砍稅收規則,要想掛在交易市場上,只能先行墊付出高昂的快遞費後,才能上架。
如今掛在上面的兩個模組,像是匯入模組,掛售就是140點積分的快遞費。
至於材料輸入模組,就更加昂貴了,在手續費旁,賣家和買家各承擔一半,也需要180點積分。
算上交易過去的東西,至少得250點左右才能拿到東西。
“等到材料收購完成,到時候我直接去世界頻道收,在開一個市場求購,我來付完整的快遞費”
“或許就能找到手裡有東西,但出不起快遞費的人!”
材料的價格,目前在早上已經開始止不住的大崩盤。
就和炒股一樣,如果材料價格有價格走勢圖,恐怕能看到這根曲線,已經是和瀑布一樣飛流直下,完全沒有半點止步的意思。
在這種價格崩盤的情況下,手裡有一定貨但不多的“散戶”就會慌得一批,想要快速交易出去,想要將手裡的這些“麻煩”拋售,換取糧食去往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