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時間的休息,身體又恢復了很多,距離成為一個“正常人”已經邁進了一大步。
在沒有完善的醫療器械和藥品的情況下,對於這種恢復速度,蘇摩是一百個滿意。
昨日洗乾淨掛晾起來的衣服此時已經變得乾爽無比,隨著避難所風速迴圈,輕輕飄搖著。
換上清爽的衣服,不由得,蘇摩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看來我天生就是個勞碌命,本來以為可以在基地裡養傷,沒想到還是這麼忙!”
窪地外,並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傾盆暴雨,同時也沒有烈陽高照。
稀稀拉拉的小雨下著,如霧如幻,讓溫度維持在一個非常舒服的階段。
如同溫水煮青蛙一樣,隨著災難的越來越臨近,白日裡的溫度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同時也讓很多人對著災難盲目樂觀。
推開車庫大門,讓新鮮木頭散發的味道排了排,回到避難所內,草草吃完早餐後,蘇摩開始準備捕魚的工具。
小湖雖然面積不大,但也有足足40畝大,五米深,佔地不小。
裡面的鯉魚稀稀落落的,想要靠著進入湖裡抓,或者釣魚,效率太慢,完全不夠人工費用。
選來選去,最後蘇摩還是將目標瞄準了漁網製作。
漁網從功能上分為刺網、曳網(拖網)、圍網、建網和敷網。
要求製作的絲線必須具備良好的耐衝擊性、耐磨性、網目尺寸穩定性和柔軟性,以及適當的斷裂伸長。
這種材料,避難所裡自然沒有,所以必須要靠系統來進行材質轉換。
坐在工作臺前,掏出植物纖維,蘇摩開始認真的利用打結法制作,這種方法雖然會有結節鬆弛,網目不均勻等毛病,但在目前,確實是最優解。
一番製作之下,花費了半個小時,算是完成了漁網的初步工作。
比起其他東西系統不認,在漁網上,系統的辨認速度還是挺快,同時,也變向承認了蘇摩手工能力的強大。
【有結漁網(半成品)】
【描述】:由入門級手工匠人“蘇摩”透過植物纖維製作出來的漁網,只能穿,不能用。
升級方向一:改變材質,升級為化纖材質,一定幅度提高漁網的柔韌性,同時提升捕魚的收穫和機率,需要生存點(125)
升級方向二:改變材質,升級為高階尼龍,新增電動裝置,自動吸引魚類進入網中,需要生存點(280)
【評價】:將它穿在身上,有一定機率吸引同性的注意力,獲得好感度
“真是好久都沒有看到如此親民的價格了,動輒幾千點上萬點的生存點,陡然出來個一兩百真親切”
漁網的兩個升級方向都不貴,尤其是改變材料和改進編織方法,只需要125點,更是便宜。
不過在這裡的選擇上,蘇摩卻是想都沒想,直接選了方向二。
沒有小船,想要把網撒下去撈魚,固然能撈到,但還是那句話,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