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雲錦, 要八十匹?”那絲商先是一怔,旋即冷笑,“就是跑遍全城,恐怕都找不到八十匹雲錦。”
群青不由一怔。
她記得雲州光去歲便産出雲錦、花錦千餘匹, 她沒想到, 其他料子都能順利買到, 這牛車之上,只有十匹雲錦。
盛産雲錦的雲州城中, 竟連八十匹雲錦都找不到。
身旁伸過指節分明的手,手掌上放著兩枚明珠, 群青想阻攔,陸華亭輕按下她的手臂:“某很好奇,為何連絲商手中都沒有雲錦。這麼多雲錦都到何處去了?”
那絲商接過明珠,沉吟片刻,道:“劉刺史的長子劉幽,喜穿白色雲錦, 是以每年質地最好的雲錦,都以上貢名義被刺史府便宜收去了。這一部分你們就不要想了。”
“剩下一部分呢?”
“剩下一部分,被江靈寺買去了。”那絲商道, “衛塞節懸掛的經幡,全是雲錦織造, 但普通人要能從寺廟中摳出雲錦來, 恐是痴人說夢。”
“刺史府和江靈寺, 娘子選哪個?”
群青道:“你要去刺史府?”
陸華亭應了。
“那我選江靈寺。”群青說,“可以先碰碰運氣。”
她只請了半月的假, 眼看時間流逝,不好再等下去。
陸華亭垂眼看著她的臉, 微勾唇角,此女一貫獨來獨往,是嫌他太慢了。
他問:“娘子是女客,如何進入寺中?”
群青道:“方才那絲商說衛塞節將至,每逢此節,需要繡制大量經幡,通常要向外尋繡娘。”
陸華亭瞥向竹素,片刻之後,竹素氣喘籲籲地返回:“城內確實有告示,招兩名繡娘繡經幡。”
江靈寺外,擠滿了婦人。
竹素的話又回蕩在群青腦海中。
“招兩名繡娘”,她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前來。
水災愈是影響生計,外城的婦人們愈是想著法兒地貼補家用。
群青站在繡娘之間,聽著她們的討論。
“今年做這活計,不知能掙多少。”
“衛塞節沒有幾日,經幡差得還多,總該招幾個人吧?”
“聽說今年來了個姜繡娘,繡得又快又好,偏要與我們來爭搶,只怕今年懸了!”
幾人看到群青,見她年輕面生,沒有多加留意。
群青頭梳雙髻,身穿襦裙,是雲州常見的未婚娘子的打扮。她理袖出門時,陸華亭還盯著她看了片刻,二人四目相對,不過他什麼也沒有說,群青便將羃籬扣上,與他擦肩。
燕王主持賑災已有兩日,燕王妃親身施粥,更被雲州百姓稱為觀音娘娘。想來用不了幾日,事情便會為劉肆君所知。一旦騙子那邊敗露,刺史府便要對付他們了。
想來陸華亭心中也明白,單獨行動,不要讓人看出她與燕王府有瓜葛,她才安全。
這時,一個小沙彌走出來,將眾人請進寺內。群青一進門,便聽到身邊的繡娘們頓時小聲議論起來,語氣中充滿酸澀羨慕。
入目是一副斑斕的禪畫,在畫上飛針走線的那個婦人,恐怕就是婦人們剛才提到的姜繡娘。姜繡孃的手指繃得緊緊的,繡得太快,令繡布微微地震顫。
繡得又快又好,確實令只有普通繡工的婦人自慚形穢。
群青又瞧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住持。
江靈寺的住持,法號度厄道人,他白須白眉,望著姜繡孃的繡作,似乎對她十分滿意。
如此看來,繡娘一處席位基本已定。
想到此處,群青道:“民女想與姜繡娘比試。”
此言一出,婦人們都轉頭看她,那姜繡娘眉頭一蹙,不滿被如此不識相的人打斷,把針戳在繡布上,上下打量著群青:“你看起來不足二十歲,又是外地口音,也難怪娘子如此自信。我家在雲州世代刺繡,跟你比刺繡未免浪費時間,便比比基本功吧。”
說著,拈起一段彩色絲繃在指間,三兩下,便將一根頭發絲粗細絲不斷分開,變戲法一般劈成八份。
於繡娘來說,劈絲越細,繡出的織物越生動。尋常的繡娘可以將絲線一分為四,能一分為八的已算是絕技,如此隨意便一分為八,更現出姜繡娘繡工的純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