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楊將軍傳> 卷一 活死人報仇 第106章 江左求名者豈識醪醩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卷一 活死人報仇 第106章 江左求名者豈識醪醩妙 (2 / 2)

喬尚書隨手帶上門,腳步輕快走了。

在吏部會藏私的又不止是喬尚書一人。輪值的侍郎荀春勤關起門偷飲酒的事,剛好被喬尚書逮個正著。

荀侍郎無奈起身從櫃子裡翻找出一隻久未使用的茶盃,正要出門洗刷去。不料喬尚書眼尖,看到櫃子裡還有另外的盃子,連忙喝阻道:“不要這個小盃子,要那隻大的。”邊說邊指了指剛才藏盃子的地方。

荀侍郎苦笑返身去拿另外的茶盃。喬尚書看到荀侍郎今日特別痛快的樣子,起了疑心,偷偷往側邊探過身子,目光從荀侍郎腋下穿過,瞄向櫃子深處。

得,還藏著一瓶!

喬尚書喝得舌頭有點大了,鬧著要拉侍郎荀春勤撮土為香結為異姓兄弟,比喬尚書小了一輪多的侍郎哭笑不得。

“老弟,這段時間有沒有人給你送禮,請你講好話?”喬尚書酒氣濃重,面色赤紅,大概是酒氣上湧身子發熱,一邊口齒不清地與荀春勤胡扯一邊伸手扒開衣服散氣。

“沒有,真沒有。大家都曉得我是個啥東西,誰會向我送禮請託,誰敢向我送禮請託?”荀春勤開始發洩牢騷,“剛才喝的兩瓶酒,還是自個掏腰包買的呢,堂堂一個吏部侍郎,喝酒還得自個掏腰包,你說笑話不笑話?”

荀春勤既不是呂太爺的人,也不是潘太師的人,在進入吏部之前,一直在門下省當差,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去年才被皇帝硬塞給吏部的,美其名曰歷煉。凡是長點腦子的人,都看得出這是皇帝安插到吏部的諜子,所以吏部上下都對這個眼中釘敬而遠之。

“好多人向我送禮,可我都不收。我家也不回了,家門也不開了,我要急死這幫老小子。”喬尚書得意地壓低聲音,還從懷裡掏出一張白絹,拿在手裡向荀春勤晃了晃,“看,我不收銀子,但他們的名字我都記下了!”

畢竟老病不勝酒,喬尚書嘟囔幾下,倒頭扒在桌子上睡了,鼾聲大響。漸漸鬆開抓住白絹的手指。

荀春勤拿過白絹仔細看了看,上面許多名字耳熟能詳,近年來官聲政績一流。荀春勤看了冷笑一聲,前後默誦幾遍,確保記得一字不漏。

“投名狀?”荀春勤把白絹塞回喬尚書手裡,輕輕推搖喬尚書幾下,貼著耳朵輕聲問道。

“酒錢。”一向好酒量的喬尚書吧唧著嘴答道。

荀春勤一笑。

門閥形成於先秦後期,至曹魏文帝欽定九品中正時達到高峰,兩晉南北朝時非門閥不為官不得柄權。雖然自隋唐制定了開科取士遴選官吏,但帝王將相真有種一直流毒到當下的大頌朝,連同讀一本聖賢書的讀書人也分三六九等,富貴子弟,就倚仗與生俱來的郡望姓氏,貧寒出身則只好祈求投一個有名望的授業恩師,等十年寒窗一朝成名之後,科舉座師、房師又成了一頂標註身份的高帽子。

就是這種郡望姓氏、授業恩師、科舉座師,以及背後的老丈人,把一朝文官牽扯成了一株老樹妖,盤根錯節,榮衰與共。本來應該山清水白的政績考評,便成了許多臺上臺下的買賣。在官場爭位中踏了別人的腳結下恩怨的,也在這三年一度的考評中使勁詆譭下絆子,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不是沒有一腔熱血心腸滾燙的年輕官員,只是一次次碰壁,一處處排擠,一陣陣打壓,一年年本應評定為甲等的,卻被評為了乙下,甚至是丙等。不少沒法子站隊走投無門的,沒有背後圈子大佬牽頭哄託聲勢,沒有家族或富有鄉紳砸錢幫襯政績,只顧埋頭做事趕路,自以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卻不想啥地方一不留神攔了別人的路踩了別人的腳,有功也是過,不僅不得封賞升遷,反而被懲治申飭。到了最後,不是削尖腦袋同流合汙,骨頭硬的,就是落個意態蕭索心灰意冷,像範文稀那樣寧鳴而死又幸運死不了的,少之又少,尤為珍貴。

所以做官的,站隊和造勢兩項最為重要。在皇帝身邊鞍前馬後熟稔官場規則的荀春勤,看到了哪些平日裡官聲政績一流的名字,發出一聲從胸中吐出的冷冷譏笑。

官場積弊已久,已經沉積板結成一塊頑石,歷年來官吏考評,都把持在呂門手中,所有一切不過是走了一個過場,甚至成了打擊異已的木棍板磚,皇帝心知肚明卻無能為力,乾脆安插了一個荀春勤,明地裡告訴吏部適可而止。卻不想,喬尚書臨了告老,還反戈一擊。

皇帝拿到荀春勤秘密傳出的名冊,上面有不少獨掌一方的封疆大吏,以及朝庭中樞手握皇朝命脈的重臣。皇帝既先是開懷大笑,然後傷心落淚。

喬尚書這一把藉著酒勁投石問路玩的漂亮,名冊上不僅指名道姓,還有歷年來經喬尚書篡改前後的考評結果對照,是喬尚書酒醒後,荀春勤把皇帝口諭帶到,喬尚書老淚縱橫奮筆疾書一晚上的成果。

嚴格自律極少飲酒的皇帝與皇后二人,像市井百姓的老夫妻一樣在御書房裡就著煨花生飲酒,酒到半醇,面紅耳熱。

江左求名者,豈識醪醩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