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坑的法號是擅長取名一事的問山搶著起的。問山起名,都是恰到妙處,比如杜老二的書僮杜波,被問山送了個肚皮的外號,就天衣無縫,杜波的白天夜晚,只有兩件大事,吃飯睡覺,尤其是吃飯。
山在地上,坑在地下,上下都是師父的人。山是陽,坑是陰,陰陽兼全。小沙彌登山剃度,殺人者挖坑皈依,各得其緣,……。問山一席話,說得惠和無言以對,只好認了。
問坑在生死關頭,對石青那句“好一個從容漢子”的回應,是“讀了幾年村塾”,已經得了俯仰從容平常聲色的真諦,對於法號一事,問坑也好,問土也好,或者其他什麼的,其實都是緣,便從容認了問山這個大師兄。
小沙彌親自領著新收的師弟,在周發財的墳前,一字一句教著,念《寶篋印陀羅尼咒》和《毗盧遮那佛大貫頂光真言》為周發財超度。問坑居然低頭合什,念得抑揚頓挫,有板有眼。
其餘四人,該剁手的剁手,該砍腳的砍腳,領著各自的報應,都放生了,回去過著各自的生涯。
本來按著惠和大和尚的意思,只要四人能真誠悔罪,放下屠刀,就讓他們全身而退。小沙彌在師父的後面,拼命瞪眼撇嘴搖頭,揹著師父偷偷教楊六郎硬起心腸做惡屠夫的勾當。
石青山也仗義幫腔,道:“如此便宜就放生了這幾個惡人,按此溯推,是楊兄弟錯殺了前面那五個要逃跑的,楊兄弟犯了如此大殺戒,要墮阿鼻地獄了。”
問山一面向石青山豎大拇指,一面反詰:“放人怎能用放生這一詞呢?”
石青山心有靈犀,嘿嘿一笑,道:“佛說眾生平等,放烏龜放鯉魚是放生,放人當然也是放生啦。”
問山一時語噎,無言以對。
石青山再補一句:“放生個烏龜還要刻個字做記號呢!”
問山偷偷豎起兩隻拇指。得,石青山跟我佛有緣吶,得找個機緣收了做三師弟,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別一不小心被另外的和尚搶了先。
——————————
事了之後,楊六郎本想要跟惠和師徒和石青山分道揚鑣的,但惠和又拿“欲速不達”四個字來說事,不一小心便被迷了心竅,不再晝夜趕路。惠和師徒雲遊無方,加上大和尚對楊六郎心懷叵測,遊俠兒石青山本來有求於楊六郎,各懷鬼胎一路同行。
惠和一有機會就在楊六郎面前唸經講偈,楊六郎一個字都聽不進去,也不趕走惠和。這點小呱噪,比起谷底番僧,算是清淨世界了。
問山一有機會粘著石青山,向他討教江湖義氣。
小沙彌一路雲遊,看膩了白雲山水,忽然有一日,被市井中一位無良的舊書販子蠱惑,把兜裡好不容易積攢的十幾個銅錢,與書販換了幾本殘破的平話小說和江湖豪傑傳奇,一路上休憩歇腳,便掏出來看得津津有味,對江湖嚮往得一塌糊塗。與石青山和楊六郎偶遇同行後,發現了身邊兩位竟然是高出天際的高人,便放下書本天天纏著問江湖故事。
石青山被纏得無奈,只好向惠和告狀:“嘴裡江湖,紙上人間,最是當不得真,大師你不好好管管大弟子,走火入魔了,誤了青春,負瞭如來,到時找誰哭去?”
惠和只是低頭唱偈。問山得意笑道:“師父常說,看書也是修禪。我現在讀的是紙上故事,聽的是嘴裡江湖,一頁一嘴之隔,與塵世咫尺天涯。哪天讀著聽著,體會了人間百味,那便是與淨土天涯咫尺,大概是可以去京師設壇講經了。如果再從人間百味,讀回故紙堆上山高水低和漁樵口中濁酒夕陽,該是得道成佛了。”
一想到去京師設壇講經,有大把信眾供奉,問山就開心起來。這一路來,總有買不完的書上新鮮故事,聽不完茶肆裡說書人的江湖傳奇,受施的銅板一個都沒剩著,媳婦本不知牛年馬月才能攢夠哩。在京城裡有信眾供奉著,立馬解決媳婦本的難題。
石青山看著突然莫名其妙興奮起來的小沙彌,腦子一抽,問了一個據說翻遍佛經也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得道成佛了,接著幹什麼?”
問山顯然還沒有從白日夢裡醒來,隨口即答:“娶媳婦啊!”
石青山向後倒去,後腦勺磕在小廟的青石門檻上,真他孃的頭痛啊。這年頭,連和尚都惦記著娶媳婦了,自已是不是該按老爹成家立業的說法,回去娶個媳婦生個崽再出來闖蕩江湖啊?
石青山看起來挺是面目滄桑的,其實年紀不大,他自已也介紹了,大好青春雙十年華。只是生來性子急躁,人的相貌也跟著長得著急了點,不過現在的小姑娘喜歡這樣啊,年紀大,穩重有錢,生活有保障嘛。
問山一臉鄙夷地說,明天你石青山去化緣唄。哪一次貧僧親自出馬化緣,不是比師父多了無數,還不是仗著自已這張粉嫩嫩的小臉嗎?大宅門的大姑娘和老小媳婦們,哪個不是邊揉捏自已這張臉邊往缽裡兜裡放銀子饅頭,才有了師徒二人腹中食身上衣。
石青山一有機會就粘著楊六郎,向他討教刀法。
那天晚上,石青山見識過楊六郎鎮懾歹徒的一刀,按石青山的形容,那一刀,足以掃平天下不平,所以,他才暫時放棄了整座江湖,要跟楊六郎練刀。
“你看,讓問坑挖坑的人是我,把周發財丟到坑裡的人是你,一個管挖一個管填,我們天生就是搭檔,你的刀法不傳給我,將來一起併肩子砍人,大打扣啊!”
“我練刀,就是要讓人間少幾樁意不平的事!”
石青山的諸如此類的理由十分充分,也十分讓人信服。
石青山對自已是個黑道大賊兒子的身份毫不諱言理直氣壯:“我一不要當官,二不想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用不著粉飾身世。我只想練好自已的刀法,這跟我是誰的兒子有什麼關係?”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崽打地洞,老爹是做賊的,兒子卻要行俠江湖。問山對這事,不太淡定,總覺得不靠譜。那像自已,以前的師父是個和尚,當今的師父也是個和尚,自已也是個和尚,收個師弟,還是和尚,這叫一脈相承,才算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