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下詔,天子招募人才,下令各州、郡、縣推薦人才到朝中來,經天子考核,便可安排相應官職。
昭告天下,董卓、曹操為大漢奸臣,如今董卓、曹操等首惡已經被誅殺,從者赦免,對於跟隨董卓、曹操作惡之人,只要有悔改之心,統統赦免。有才能,量才使用,朝廷絕不打擊報復。
就算是曹丕,只要原來來許都朝拜請罪,也可赦免。
如此一來,劉協主要是讓當年對漢室不好的人能夠安心,歸降朝廷,而不是跟朝廷一直作對,同時吸引人才。
當年董卓一死,麾下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將害怕得想要逃回家鄉,結果賈詡鼓動這些一起攻打長安,最後成功擊敗了王允和呂布,讓天子被西涼軍閥呼來喚去。
說起來,這個賈詡對於大漢來說,那就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不過此人當初在李傕郭汜那裡還是保住了天子、保住了文武百官。
對於賈詡這個頂尖級謀士,劉協心中還是很渴望的。
同時下令,封冀州牧袁紹為太傅,封荊州牧劉表為太僕,封徐州牧劉備為大司農,封益州牧劉璋為宗正,封孫策為安北將軍,其餘各路諸侯皆有封賞,下詔領這些人都來朝中朝覲天子。
當然朝中大臣也各有賞賜,升官的升官,賜爵的賜爵,或者賞賜財物都有。其中太常楊彪升為了太尉,伏完為少府。
另外,劉協還下詔,令周瑜、張昭、田豐、沮授、審配、法正、張松、蒯良、蒯越等等名士謀臣,都來許都見駕,都為議郎。
其餘各種文臣武將,凡是後世有名氣,統統被劉協點名徵辟來朝廷任職。
朕是天子,朕就是這麼任性,就看你們聽不聽話了。
不聽話,一個個討伐過去,看誰敢跟朕作對。
劉協執掌大權之後,第一個感覺到了天子的權威,開局雖然艱難了一些,但是已經撐過去了,現在就是到了收割成果的時候了。
張良終於帶著一幫人來朝拜天子:“張良拜見陛下,臣為陛下舉薦一批賢才。”
“拜見陛下~”
一幫文臣紛紛朝拜天子劉協,其中大部分都是原來曹操的麾下的文臣謀士,這些人才能已經在歷史上得到驗證了,如今天子殺了曹操。
這幫人在張良的勸說下,選擇投靠劉協,而沒有跟從曹丕一起走。
畢竟曹丕如今才十三歲,天子劉協已經十九歲了,這一對比,他們更傾向於輔佐天子,而不是跟著曹丕顛沛流離。
當然也有曹操的死忠分子,程昱和郭嘉支援曹丕,跑去兗州了。
不過這幫人一定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