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是正德年間的太監,他的權勢可怕到了什麼地步呢?當年大臣們上呈的奏摺,分別有兩份,一份是給正德皇帝,另一份是給劉瑾。
這也是為什麼劉瑾被稱為“立皇帝”的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膝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即便是在講究多子多福的古代,這規模也算是十分龐大了,明朝十六帝中,就屬他子嗣最多。苦孩子出身的他,深知生活不易,因此在給兒子們創造良好的受教育條件外,還參考歷朝歷代的得失,重開分封制,將除嫡長子朱標以外的諸子分封各地,讓他們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優渥的資源調配下,二十六個兒子中除兩人夭折外,其餘二十四人都活到了成年。可正如“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句俗話所說,很多天性不是後天教育能改變的,要不然在教育子女上也不會出現“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這種人類迷惑大賞的行為了。加上有老爹特意提供的種種特權加持,這群天潢貴胃充分將人性之惡,將作死的能力發揮到了及至。於是乎,被迫自盡者有之,謀朝篡位者有之,英年早逝者有之,謀逆被廢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