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無子,由堂弟朱厚熜(嘉靖)繼位。
世宗系(0)
嘉靖有八個兒子,其中六個夭折。只有兩人成年,分別是老三朱載垕,老四朱載圳。
朱載垕早年封裕王,明世宗去世後,繼承大統,是為明穆宗。裕王爵位隨之撤銷。
朱載圳封景王,在位27年去世,因為沒有兒子,藩國撤銷。
穆宗系(1位)
明穆宗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夭折。老三是皇太子朱翊鈞,即明神宗。
四子朱翊鏐封潞王。崇禎繼位時的潞王是第二代朱常淓。潞王只傳承了兩代,朱常淓於南明隆武元年降清,次年被清廷處死。
神宗系(4位)
萬曆有八個兒子。
老大朱常洛為太子,即明光宗。
次子朱常漵幼年夭折。
三子朱常洵封福王。朱常洵一生富貴,在位40年,活得比皇帝還滋潤。崇禎十五年,大順軍攻破開封。朱常洵被大順軍烹殺。之後其子朱由崧承襲爵位。明朝滅亡後,朱由崧在南京被立為皇帝,即南明弘光帝。
四子朱常治幼年夭折。
五子朱常浩封瑞王。崇禎繼位時的瑞王就是朱常浩。瑞王只傳了兩代,初代被大西軍斬殺。二代瑞王朱由𣏌於隆武二年降清,後被清廷找茬處死。
六子朱常潤封惠王。崇禎繼位時的惠王就是朱常潤。惠王傳了兩代,初代惠王朱常潤在明朝滅亡後,東躲西藏,最後被大西軍處死。其子朱由梁襲爵。南明隆武二年,朱由梁自殺。
七子朱常瀛封桂王。崇禎繼位時的桂王就是朱常瀛。桂王傳了三代,初代桂王朱常瀛在明朝末年東躲西藏,最後病死在了廣西梧州。二代桂王也在次年病死。三代桂王朱由榔就是南明的永曆帝。
八子朱常溥幼年夭折。
光宗系(0)
明光宗有七個兒子,其中五人夭折。成年的兩位分別是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
熹宗系(0)
明熹宗有三個兒子,全部夭折。後來大統由其五弟朱由檢繼承。
思宗系(2位)
崇禎有七個兒子,四個夭折。成年的三位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
明朝滅亡後,朱慈烺先是被李自成挾持,後來又被吳三桂挾持。最後死在了陝西。(另有一說是被李自成殺害)
朱慈炯就是著名的“朱三太子”。明亡後,他也被李自成挾持。李自成退出北京後,朱慈炯不知所蹤,整個人憑空消失了。
朱慈炤在北京攻破期間便不知所蹤。
另據《清實錄》記載,朱慈炤沒死,北京城破後,隱居在了民間,改名王士元。後來於康熙四十七年暴露,被康熙下旨處死。
終明世,明朝共計實封親王六十四位,追封親王二十二位(指始封王,不包括世孫、世曾孫繼位)。實封親王中,十六位因事被廢黜、除封。十五位因絕嗣而除封。另有兩位親王因事被廢黜,不再冊封,但沒有除國。
百科上說“至崇禎朝明亡,共計有親王三十三位”,這就應該是加上了被廢黜,不再冊封,但沒有被除國的遼王系和徽王系。但崇禎時期並沒有在任的遼王和徽王,所以準確的答案應該是31位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