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憑心而論,這長樂公主剛才,可是有失體統。
“皇上今日?平昌公主出嫁事關我國體面。老臣剛才也是一時情急,還請皇上恕罪!”
“今日皇室嫁女普天同慶,朕又怎會在這慶典之上?只不過你們要記住,不管是王子還是公主,一旦他們出現,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朕年紀已大,這是擔保,若太子和公主能夠同心協力,未必不是我皇室福分。”
皇上這段話好像在暗示什麼,這滿朝文武雖然沒有皇上的權力大,但論心得,皇上未必比得過朝堂的每一個人,之所以皇上能夠駕馭他們,是因為皇上能夠讀懂人心罷了。
“皇上正值春秋壯年,又怎會,被這些人迷惑!”
“都說人心齊泰山移,但在我看來,似乎還有些微妙,皇上是否有什麼事情?還是我們沒有交代清楚,亦或皇上?。”
這使者上次從這裡吃了一個啞巴虧,這次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自然不會讓他逃離。
“你這話從何說起,我皇室人才濟濟,就算皇室不穩,朕的一個深閨女兒就可以掌握大局,即使不得人心,最起碼他最終鎮住了這些朝臣,試問,你們邊關兒女敢把朝政之事交給女子嗎?”
皇上這番話,讓邊關使者無話可說,他說的對邊關之人。雖然看重女子,但在朝廷中的勢力,大多還是被男子掌握在手中,一旦後宮女子染政必須得五馬分屍。
“我天朝兒女,即便是一個女兒家,也可以上朝聽政,即使有一天,有什麼不得已的大事,我這公主也可以頂下半邊天,不知使臣大人,可有什麼良策?”
“吾皇日理萬機,心思難測,我邊關臣服。”
“既然如此,無需多言,今日普天同慶,朕也不想鬧得不愉快,平昌公主,就交給你們了,哪日他紅著眼睛哭回來,朕定要讓你們見識一下天朝的氣度。”
皇上的臉色偶爾掃到平昌公主坐在婚車之上,天香國色,若不是邊關緊急,又怎會將女兒嫁給那邊關之地。
平昌公主原以為皇上病重不可與自己道別,沒想到他居然撐著一身病來到朝堂之上。還對使臣許下如此一番諾言,只可見在他心裡,並非只有長樂公主,這麼多年來是自己一直誤會他了。
轉而又看了一下坐在下面的三皇子。他神采飛揚,目光堅定,似乎一切都胸有成竹。
“三皇子,今日是你皇妹出嫁,你就隨太子殿下,一同出宮送一程,讓別人看一看我們天朝的氣度與非凡。”
“遵命!”
皇上說完之後坐在主位置上,下一秒,歌舞翩翩,妙音繞樑。三杯酒過後,平昌公主拜別皇上和皇室之人,踏上了和親旅途。
看著越走越遠的轎子,長樂公主很不是滋味,如果當初。
“她已經出嫁,就沒有什麼悔不當初,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阻止三皇子造反,否則即使平昌公主出嫁,皇室也即將遭遇,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