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岡北上一里,左右顧瞰,其下皆峽,而流貫其中,斯岡又貫二流之中,始覺西尖之嶺,峰隆泉縮,不若此之隨地逢源也。
從岡脊北向,以漸上躋,亦以漸轉西,二里,登岡之首,望其岡,猶自西峰**而下者。蓋山脊自西南來至此,既穹南山一重,即從其北峽中度而北,再起中峰,又亙為此山一重,即從其北嶺環支而東,又亙為北山一重,恰如“川”字,條支東南走而所上者,是其中支也。從岡首又西向平行二里,直抵其西中峰最高之下,乃循其峰之東崖西南上,一里半,是為亂石岡,遂凌其峰之崖,下瞰南峽之底,即其中度處也,峽中之水遂東西分焉。由嶺崖最高處西轉而下,逶迤曲折,下四里,復從岡上西北行,忽見岡左右覆成溪而兩夾之,其溪流分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