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旗為何又要升起來?只是升一面旗幟又有什麼可看的?
而且聽姜宛那意思,看升旗的人還有很多,所以才需要一大早跑去看,但升旗難道不是最普通的一件事嗎?有什麼可看的?
明洪武,朱元璋此時也已經和馬皇後急急忙忙起身,穿好衣服後趕到了特意設定與眾臣一同觀看天幕的大殿。
聽到“國旗”二字,朱元璋咂摸了嘴,“這是啥玩意兒,咱也就知道軍旗,還有那海商出海喜歡在船上掛旗子,可那都是起個訊號的作用,這還真是第一次知道國旗,這倒是個新鮮的說法,也不知道是來幹什麼,起到個什麼作用?”
馬皇後卻是十分淡定,笑著道,“咱們慢慢看,總會知道的。”
然而朱元璋卻是心癢難耐,再加上這睡到一半便被吵醒了,他心中難免有些火氣,當即便道,“不行,咱等不到那個時候,一定要現在問個明白!”
於是朱元璋當即傳送彈幕。
【開局一個碗:國旗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去看升國旗?難道升國旗是什麼很稀有的事所以才要搶著去看?】
此時天幕下大多古人才剛起了床,大腦還不甚清醒,因此彈幕稀稀拉拉根本沒有幾條,所以姜宛很容易便看見了這條彈幕。
她頓時一愣,突然間覺得這人怎麼看著連地球人都不是了,哪怕身在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也應該知道國旗的吧。
不過她很快想到這個id從前的發言,或多或少都有點爹味,多半又是在跟她玩“我考考你”的小遊戲。
姜宛在現實裡是不太樂意搭理這種人的,但這畢竟是在網上,從前他也算是直播間的大客戶。
更何況現在她一個人走在路上也有些無聊,於是乎姜宛決定還是回答他的問題,況且她還真知道一點。
“國旗就是國家的標誌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它透過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1
“最古老的國旗是來自於丹麥,紅色為底,上面有白色十字形。據說是公元十三世紀時,丹麥國王徵戰之時,丹麥軍隊陷入困境之後,這面旗幟從天而降,並且出現一個聲音,抓住旗幟就能獲得勝利。這極大的鼓舞了丹麥軍隊,最終丹麥獲得了勝利,而後這面旗幟隨後就成了丹麥國王的象徵。”
“國旗的這一形式逐漸在歐洲流傳,但那時候還是君主專制,於是乎也沒把國旗當回事,直到近代歐洲資産階級革命展開,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公民意識和主權意識,於是乎幾乎各個國家都開始設計國旗。而後國旗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出現在各個重大場合,在國際交往中更是成了一個國家的象徵。”
姜宛惡毒這段介紹頓時讓天幕下的帝王們眼神一亮。
秦,嬴政頻頻點頭,“這個說法倒是有趣,雖然算不得多麼了不得的發明,但是倒真是簡單明瞭。若是當初六國還在,各國都有國旗,倒是一眼就能分辨了。只是他們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不過嬴政想了想還是招來了畫師,“左右也不費勁,別人有的大秦自然也要有,你們趕緊設計出能代表我大秦的旗幟出來。”
畫師們自然不敢不應,連忙點頭答應。
隨後嬴政望了望宮牆外更遠的方向,雖然如今還是漆黑一片,完全看不真切。
六國的確是沒了,但這世界還有那麼多別的國家,他可以提前準備起來。
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做出了跟嬴政同樣的選擇,特別是越到後面的朝代,皇帝們的積極性越高,畢竟他們與海外諸國交往得也越來越多,有個醒目簡潔的旗幟代表自己自然是好的。
姜宛稍微頓了頓,才又開始解釋升旗儀式。
“至於為什麼要升旗,將象徵著國家的旗幟升上天空代表著國家獨立、統一和自由,同時還對觀看升旗儀式的我們有著一部分教育意義。”
“所以幾乎各大學校每週一都會有固定的升旗儀式,各個重大的公共場合每天都會有升旗儀式。在國家首都最中心,最具有象徵意義的地方的升旗儀式更是意義重大,所以每天都有不遠萬裡的遊客一大早排隊試圖搶佔第一排的位置觀看升旗。去晚了的話就只能站在最末尾處,遠遠地只能看見旗子升上去了。”
姜宛解釋完後便剛好走到了打車點,而這時網約車也剛好到達,姜宛當即上了車,而後汽車朝向天安門廣場的方向開去。
然而此時天幕下的帝王們卻是再次陷入一陣不解之中。
這後世的百姓不遠萬裡來到首都,甚至還半夜就去排隊,只是因為想要觀看每天都會進行的升旗儀式!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
朱元璋更是直接嘟囔出聲,“一個升旗有什麼好看的,後世不是那什麼科技很發達嗎?為什麼會去看這麼小兒科的東西?而且聽那姜宛說這也不是什麼稀有物,不是全國都能自己立個杆子升旗嗎?”
馬皇後想了想道,“大概是因為京城的升旗儀式要規模更加盛大一些?意義也更加重大一些?”
然而這卻依舊無法說服朱元璋,他擺擺手道,“每天都能舉行的儀式能盛大到哪去?更何況朕看那姜宛的手機能播放那麼多的影片畫面,那升旗儀式肯定也能透過那手機播放到全國,又何必跑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