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來過幾次,但姜宛對北京算不上熟悉,本著窮家富路的原則,她還是決定直接打車到酒店。
於是她很快按照指示牌去到打車點,上了一輛計程車。
“我現在打算去打車去酒店了,大家有興趣就跟著我到處看看吧。”
天幕下的眾人:有興趣!當然有興趣!我們想看的就是那後世京城的繁華了!
很快計程車便駛出了機場,然而入目的景象卻是讓他們有些失望。
倒不是說這帝都不好,就是與他們想象中更加繁華的都市的形象不太相符。
怎麼那摩登的高樓沒幾棟?街邊更是隨處可見的矮樓?街道倒是挺寬的,但街邊的樹木卻是光禿禿的,讓整座城市顯得更加的蕭條。
此刻天幕下所有人都生出了一種疑惑,這帝都怎麼彷彿還不如別的普通城市繁華?
大概是實在是難以理解,所以眾人紛紛發起了彈幕詢問。
姜宛一邊看著窗外的街景,一邊留心著直播間的彈幕。
看見大家的問題後,姜宛沉默了一瞬,這群人怎麼突然間轉性竟然還嫌棄起帝都的街景了?依照他們的風格難道不應該看什麼都稀奇嗎?
不過姜宛不得不承認的是,她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與印象中繁華的帝都不太相同,再加上彼時還有霧霾,更是覺得帝都有些土土的。
不過姜宛很快了解到了這般規劃的原因,也體會到了這座六朝古城的魅力所在。
北京畢竟是首都,姜宛自然不能讓它被這群疑似“外國友人”誤解,於是連忙開口解釋,“北京的確比不上上海的高樓多,但這並不是北京建不起來,而是不能建。”
“首先北京是北方城市,北方日照時間短,為了保證建築的日照時間,所以建築不能建得太高太密。”
“北京還有大量的科研教育機關,這些機關單位也不適合建設高樓。況且北京也不是沒有高樓,只是主要集中在cbd區域。”
“不過最重要的自然是是因為北京是六朝古都,有大量的歷史古建築遺存,我們要保護的不只是歷史建築本身,還有整個城市的建築天際線,所以對歷史古跡周圍都有嚴格的限高。特別是故宮附近,大家能想象故宮周圍建上一個好幾百米的超高層建築嗎?”
“現在提前告訴大家,明天我會去故宮,也會直播給大家看,大家跟著我走一段就知道了。”
明永樂,朱棣看著眼前相隔幾百年卻已經大變樣的北京城,也很是感慨。
雖然北京城不如他預期的那般繁華讓他有些受打擊,但當聽到這是為了保護歷史古跡,他就立刻接受了。
畢竟後世那北京城裡肯定有不少他大明遺留下來的古物,那些東西自然要被好好保護下來!
只是那“故宮”又是什麼?他不記得自己建了個叫這個名字的宮殿啊?為什麼聽那姜姑娘的口氣這“故宮”似乎是北京城裡最受保護的建築?難不成是那什麼清朝建的?
想到這朱棣頗有些憤憤不平,他大明建的宮殿怎麼就不如那什麼清朝了?真是沒眼光!
不行,他一定要問問姜宛,搞清楚那“故宮”究竟是什麼宮殿!
唐,李世民很快抓住了重點,“保護歷史建築!朕記得之前姜姑娘還提到過後世對文物的保護特別嚴格,看來這後世很是重視對華夏古代文化的保護啊!”
但他旋即又生出疑問,“那故宮是什麼宮?朕知道阿房宮、也知道未央宮、太極宮,倒是第一次聽人有人把宮殿的名字取作這個名字,舊的宮殿?真是個奇怪的名字!而且宮殿還能隨便讓百姓進嗎?不應該重兵把守嗎?後世的皇帝難道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