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著錦衣華服的中年人則是眉頭緊鎖,低聲自問自答,“沒有了皇帝,但國家總要有人治理,是依舊只是換了個名字呢?還是人人都有機會呢?”
……
太多的人心中有無數的疑問,他們有的依舊不敢面對,拼命給自己洗腦這肯定是假的,不去相信就彷彿不存在一般。
而有的人則是希望質問姜宛,達到拆穿姜宛的目的。
於是乎彈幕再一次刷了屏。
【蓋章狂魔:我不信後世沒了皇帝!沒皇帝誰管理天下處理國家大事?】
【司馬牛:一派胡言!君君臣臣這是聖人之言,怎可倒反天罡?!】
【明攝宗:請問主播,後世為何會廢除皇帝?沒有皇帝的話,朝廷官府又要怎麼執行呢?總不能天下沒有治理國家的人吧?】
……
姜宛看著眼前這些人食古不化的彈幕,很是有些無語,直到看見扮演“張居正”的網友的問題才舒心了一些。
果然,粉的人有水平,自己的水平也會更高一些!
姜宛當即反駁,“說得好像只有皇帝才能管理國家一樣,哪怕在古代堯舜不也是透過禪讓的嗎?還有歷史上昏君那般的多,不添亂就不錯了,還治理國家?別開玩笑了。”
“就拿明朝來講,明朝後期因為奇葩皇帝太多,他們不願上朝,有的皇帝甚至連國事都懶得處理。於是朝中大臣們自己便有了一套執行方式,基本上能保證在皇帝不管事時,也能讓朝廷上下執行起來。”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算是一個難得的有為之君,為了拯救明朝大搞改革。然而他水平不夠,沒能給明朝的衰亡踩剎車,反倒踩了幾腳油門。所以呢,有史學家說要是明朝那時沒上來一個那麼有志氣的皇帝,可能反倒還能續命幾十年。”
天幕下的朱家人,紛紛震驚!
他們好不容易迎來一個奮起的帝王,結果你告訴我們他的出現反倒是加速了大明滅亡?
這實在是太過反常識,朱元璋被氣得直接大罵,“這肯定是假的,多半是那後世的史學家誣賴咱大明!”
朱棣也是完全不願相信,“肯定”那史料作假,不是那什麼清朝修得咱大明的史嗎?多半是他們修改了歷史。朕有生之年一定要滅了那什麼清朝的祖宗!”
唯有張居正此時的眼神越來越亮,原來沒有皇帝管事,臣子自己當政反倒會更好嗎?
姜宛發洩完,便開始認真回答“張居正”的問題。
“至於剛才那位扮演張居正的網友問的問題,要說到廢除皇帝那就不得不提到之前所說的工業革命。”
“英國工業革命後,生産力大大提高,資産階級的興起,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參政議政。然而彼時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獨裁專制,獨斷專行推廣天主教,再加上其政治上的腐敗,民眾對他們越發的不滿。於是在1688年,英國的資産階級和新興貴族爆發了‘光榮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統治。其後登基的威廉二世和瑪麗三世十分有自知之明,在第二年召集議會,同意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國王轉向議會。”
“而後在1721年,羅伯特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內閣制形成。而後內閣首相逐漸代替國王行使行政權,英國國王正式成為了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一直到今天。”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影響很是深遠,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學習了這這套制度,比如西班牙、荷蘭、日本等等。”
明,張居正此刻眼睛徹底亮了,原來是這樣!
他望向此時顫顫巍巍的朱翊鈞,心中一喜,他不是不是不想上朝嗎?大明不是有一群奇葩皇帝嗎?那就讓他們從此當一個只有象徵意義的吉祥物好了。
而天幕下的皇帝們再次臉黑了,在他們的理解裡這不就是皇帝徹底被臣子們架空了?這可是皇帝昏庸無能的象徵!
嬴政,“這英國的國王算什麼有自知之明,這明明是廢物!”
劉徹,“朕18歲時就受不了這被架空的恥辱,這英王竟是願意祖祖輩輩被架空,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李世民則是沉吟半晌後道,“按照這姜姑娘所說,的確,如若皇帝昏庸,有睿智的大臣當政對國家和百姓都是好事。就比如那霍光,雖然有些囂張跋扈,但他也的確挽救了漢朝。如果朕的子孫後代不爭氣的話……”
接下來的話李世民還是沒有說出口,他能接受的是皇帝昏庸時有賢明的臣子主持大局,可姜宛所說的卻是將整個皇室架空。
那麼這就意味著不管皇帝本人或賢明或昏庸,他都再與國家大權無關了,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