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透明,甚至連地面都鋪上了光滑的大理石,而空間內部還有許多他們都看不懂的東西以及設施。
他們想驚嘆、疑問,然而姜宛的動作實在是太快,甚至他們都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便已經跳到了下一部分。
只見姜宛將她手上的行李又放在一個黑色傳送帶上,過了一個銀色的機器,姜宛本人從一個白色的門的形狀的東西穿過。
而後她再次提上行李,來到了一排半人高的機器前,機器中間有缺口,但是卻又被兩片暗紅色的不知道什麼材質做成的半圓片擋住了。
然而姜宛卻依舊不慌不忙,她掏出了一個小卡片,對著那機器的一處一掃,那半圓片就自動開啟,而姜宛也就快速走了進去。
隨後,姜宛再次坐上了之前那個黑色的能自動將人傳送向下的履帶,又下到了第二層空間才停下來。
而第二層的建築內部與第一層的裝修風格差不多,但兩側卻是透明的不知道用什麼材質做成的牆。
透過透明牆,眾人還能看到裡面是一條黑乎乎的隧道,不知通往何處。
見到姜宛終於站定,回過神來的眾人當即開始發問。
【祖龍大大:那能讓人自動向下的是什麼東西?】
【掌上明豬:為何要在地下修建這麼大型的建築,難道地面不夠你們住的嗎?】
【開局一個碗:地鐵又是什麼?為什麼要在地下修建,咱只在地下修墳墓!】
……
看著這五花八門,令人噴飯的問題,姜宛卻早已經習慣。
看著等車牌上寫著下一輛車進站還有四、五分鐘,想著等車也無聊,姜宛便又耐心地解釋起來。
“地鐵是現代城市裡的一種軌道交通。雖然它名字叫做地鐵,但實際上地鐵不都是在地下跑的,在城市裡因為地面空間實在太過擁擠,所以基本上在地下,但是在郊區開闊處,地鐵則直接修在地上。”
“地鐵最大的優點呢就是速度快、運量極大,每小時的客運量甚至能達到4.5萬人,行駛速度也基本上能達到每小時80公裡。”
“它的建立與設計初衷其實也是因為城市人口過多,地面交通擁堵,於是設計師們腦洞大開了。第一條地鐵是1860年建於英國倫敦,那時候的地鐵還不是電力牽引,而是蒸汽機。我國的第一條地鐵則是1965年建成的帝都一號線。”
“改革開放之前,地鐵在我國算得上是稀罕物,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為瞭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興建地鐵的城市越來越多,整個一、二線城市都幾乎覆蓋完畢,連不少三線城市也都修建了地鐵。”
“甚至連最難辦的古城西安現在也已經修建了不少線路了,雖然每次修一條線都要打擾好些個老祖宗,然後進行一番緊急考古,前前後後多折騰個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修好。”
天幕下,諸朝人嘖嘖稱奇,但依舊難以想象地鐵究竟是什麼樣的,怎麼可能有車一個小時能運送幾萬人呢?姜宛坐的那個鐵盒子最高不也就能運送5個人嗎?
不過修地鐵打擾老祖宗是什麼意思?該不會是他們想的那樣吧?難不成是挖到他們的墳墓了!
古人們向來重視身後之事,紛紛大喊起來,“不行,怎麼能為了修建那什麼地鐵打擾先人!”
他們很想發彈幕詢問究竟是哪些人的墳墓被打擾了,然而這時天幕中卻突然間出現一陣“嘩啦啦”的聲音,似雷鳴又似兵戈鐵馬刀劍碰撞的聲音。
而這時之前還漆黑一片的隧道裡突然間出現了兩個巨亮的光源,彷彿是兩個黑夜裡的月亮般。
天幕下諸朝眾人都是一個機靈,甚至不少膽小的百姓已經抱頭蹲地。
“啊啊啊,是不是老天發怒了!”
“怪物啊啊!!!”
“老天爺,我們什麼都沒幹呀!”
……
好在這時,姜宛終於出了聲,聲音中透著開心,“哇,地鐵終於到了。”
而隨著地鐵的駛進,眾人也終於看清了地鐵的全貌。
與那恐怖的聲音比起來,這“地鐵”算得上十分帥氣。
那是一條長長的、一節連線著一節的“鐵盒子”,周身刷著乳白色的漆,還透著溫潤的光芒。
很快這條長“鐵盒子”緩緩停下,那堵透明的牆也配合著“鐵盒子”的門開啟,姜宛便快速地提著行李上了地鐵,這時地鐵內部也出現在眾人眼前。
只見兩側是一條長長的泛著銀光的凳子,車內遍佈著各種扶手,燈光明亮而溫馨,而且一眼望過去,竟是望不到這長長地鐵的頭!
隨著地鐵車門“砰”的一聲重重關上後,地鐵瞬間啟動開始疾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