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怛羅斯之戰
除了李世民外,其他帝王也很是不理解。
漢初,劉邦笑呵呵跟大臣們吐槽道,“我劉老三也就敢編下老孃感而受孕,這西方的不知哪裡的竟然直接宣揚自己是神的使者,還直接建了個什麼教控制黔首,最離譜的是他竟然還成功了。”
漢元朔元年,劉徹此時也很是無語,他雖然很信鬼神之說,但本質只是想找到長生不死之法,讓他真去信個什麼教的他完全做不到。
至於民間,更是神仙眾多,拜神也多是祈禱風調雨順。
宗教的作用真的竟然這般大嗎?劉徹突然間背脊有些發涼,他不由想到歷史上秦始皇一心尋仙的模樣,也想起了天幕口中自己被騙得差點將公主嫁給術士……
劉徹當即拍手,“讓各州府嚴查,將那些術士的名字都登記在冊,嚴加看管。”
……
事實上姜宛也不是很理解,講完阿拉伯帝國形成的故事後她也忍不住吐槽,“我當時第一次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有些震驚,在我的印象裡雖然西方愛搞那些什麼君權神授,教皇的權力很多時候比國王還大,但卻也沒有發生過宗教領袖直接當皇帝的。當然這是阿拉伯地區自己的選擇,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國情所在。”
“穆罕默德死後,阿拉伯帝國進入四大哈利法時代,開啟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先後佔領敘利亞、波斯等國,建立了橫跨亞、歐、非地區的軍事帝國。”
“四大哈裡發由□□公社協商、選舉産生,這一時期被成為神權共和時代,直到公元661年,倭馬亞家族的穆阿維葉即位哈裡發,建立了倭馬亞王朝,將哈裡發改為世襲制,也是這一時期其疆域達到了最大值,面積約為1340萬平方公裡。這一時期被我國的史書稱為白衣大食。”
“公元750年,阿拔斯推翻了倭馬亞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因旗幟為黑被大唐稱之為黑衣大食,”
“阿拉伯帝國擴張期間還與大唐軍隊在帕米爾高原西部多次交手。大多數人應當只知道怛羅斯之戰,也就是大唐輸掉的那場戰役,並且以此證明大唐戰鬥力不如阿拉伯帝國。但實際上大唐與阿拉伯帝國之間一共交手了九次,之前的八次都是大唐獲勝,751年,高仙芝率領的軍隊與阿拉伯軍隊在怛羅斯相遇,一開始雙方勢均力敵,誰也無法戰勝誰。然而唐協軍葛邏祿突然叛變,導致唐軍失利。”
“還有不少所謂的西方學者認為,正式由於這次戰爭的失利,導致大唐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這種說法無疑有為阿拉伯帝國貼金的嫌疑,且不說大唐軍隊遠遠少於阿拉伯軍隊,其次這場戰役實際上對兩國都沒那麼重要。因為此戰之後大唐繼續在西域擴張,而阿拉伯帝國也不再東進。”
“真正讓大唐退出西域的本質原因本質還是安史之亂。怛羅斯之戰失敗後,高仙芝時刻想著重整軍隊打回去,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高仙芝被召回朝出兵討逆。”
“因為敵軍實在是太過銳不可擋,而朝廷軍隊多為新募集到的新兵,因此在接受到封常清的建議後,高仙芝帶兵退至潼關,訓練士兵修理武器,叛軍進攻潼關久攻不破於是退兵。”
“然而高仙芝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讒言之下。此前邊令誠有事相求高仙芝,但高仙芝不應。邊令誠伺機奏報唐玄宗高仙芝退守潼關不敢進兵、剋扣士兵的糧食和賞賜,唐玄宗果這個懂王覺得高仙芝避戰拂了他的面子,果然大怒,命邊令誠在軍中將他們斬首。”
“安史之亂持續了8年,這之後大唐自顧不暇,再也無力插手西域局勢。”
“阿拉伯帝國察覺到大唐的衰弱後趁機進入西域,雖然有吐蕃等國依舊在抵抗,但最終西域的千裡佛國幾乎都□□化了。”
唐貞觀初,李世民在聽到“高仙芝”名字的那一刻便猜到了這應當是個高麗人。他一向胸襟廣大,哪怕是異族只要願意歸順大唐,他也願意重用。
而高麗人能夠如朝做官,還擔任要職那證明高句麗肯定是被他大唐給拿下了!
李世民不禁有些興奮起來,畢竟高句麗依託地利很不好打,如今已經立國好幾百年了,他那表叔楊廣的江山也算得上是一半因高句麗而亡。
然而他還沒興奮多久,便聽到了那唐玄宗逼死忠臣的操作,而那安史之亂還持續了8年!
李世民本來以為自己有了先前的劇透,已經足夠淡定,然而此時的他心口仍舊氣得發疼,“這個唐玄宗!朕要是有機會碰上他,一定要打死這個不肖子孫!”
而依舊躺在美人懷中的李隆基此時也不禁打了個寒顫,他急忙坐起身,對著天幕大喊。
“這天幕又在妖言惑眾汙衊朕!朕一定要滅了這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