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世民一邊心中激動不已,一邊滿頭霧水。
他知道了後世有許多增産手段,能讓糧食産量多養活幾倍人,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字他都認識,但合在一起便聽不懂了。
不過他沒有嬴政那般心急,只先讓司農記下這些種植之法慢慢研究。
隨後,他想起了天幕中唯一介紹的人物袁老先生。
“沒想到這後世竟然有專門研究農學的人,還這麼受到百姓的愛戴。不過也對,百姓雖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卻心中有數是誰讓他們吃飽了飯,這樣的人物哪怕是在我們大唐也是要被立生祠的。我大唐剛剛建立,百廢待興,百姓們如今也很是不容易,朕真是希望能向這後世官府一樣,讓百姓們都吃飽。”
天生槓精的魏徵難得地第一時間表示了贊同,“臣以為極是,所以陛下更是要以身作則,將心思用在政事上,切莫沉迷遊獵。”
李世民:……又被這田舍翁抓住機會教育自己了!
李世民很想忍下去,畢竟他根本說不過魏徵,然而他世家子出生,除了爭皇位時親爹打壓時憋屈了些,還沒受過這樣的氣。
於是他忍了又忍最終還是沒忍下去,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
“魏卿,你說得極是,朕受教了。只是朕對這農事並不甚瞭解,這朝中大臣更是甚少有精通農事的人,農事是朝廷的頭等大事,全權交給司農處理怕是級別還不夠,朕思來想去只有魏卿你從前做過農活,這樣吧,你和司農一起負責研究這糧食增産之法。”
李世民是真心相信魏徵的能力能將這件事辦好,但同時也在打趣他的出身,要知道魏徵早年出身貧寒,甚至還曾出家當過道士。
然而魏徵卻是臉色一點沒變,彷彿未曾察覺到李世民的意圖一般,俯身作揖,“陛下聖明,臣正有此意想向陛下請旨。”
李世民試圖從魏徵臉上看見一絲窘迫證明他在強裝淡定,然而看了半天也沒發現一絲不妥。
最終他只能憋悶地擺擺手道,“愛卿這般有信心朕就放心了。”
明洪武,朱元璋腦海中全是天幕上那片金燦燦的糧食。
若是他大明也能有這技術,想來就再也不會發生當初他家一家幾口全都餓死只剩他一人的事,他大明說不準還能續上幾百年的國祚!
只是這件事茲事體大,不能完全交給底下臣子去辦,得找個信得過的人一起去辦差。
朱元璋想了想望向了自家老五,“老五,既然你一天天地就愛擺弄你那些花草,那就由你去負責去研究化肥以及那雜交水稻的培育。”
正在極力降低存在感扮演小透明的朱橚,他爹怎麼突然間想到自己怎麼還有他的事?!
不過想想天幕上那些綠油油的水稻,他好像也沒有那麼排斥,反正比起無趣的朝堂,他更加樂意待在田野。
而且天幕裡那個姓袁的老人竟然那般受愛戴,若是他能做到的話,百姓會不會也那麼感激自己?想想還真是有些熱血沸騰呢!
況且他爹這種人也是無法違背的,只能笑嘻嘻道,“爹,您放心!我肯定盡力!”
……
天幕下諸朝眾人都為探聽到一點後世糧食增産之法而歡欣鼓舞,甚至不少帝王自信的認為只要自己只要能研究出這增産之法,他的王朝就能多存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然而這時原本眾人以為已經安靜下來的天幕卻是再次出聲。
【除了農業科技的提高外,新中國成立後便開啟了三年的土地改革,地主階級的土地被沒收,轉而分配給了無地少地的農民,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十八年前,在華夏實行了兩千年的年農業稅徹底被廢除,華夏農民農民終於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再不用受到壓迫。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為了鼓勵農民種地,還會進行農業補貼。】
這一段話讓剛平靜不久的諸朝再次炸開了鍋,未來竟然不用再交農業稅了?那他們的官府和皇帝又該靠什麼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