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使紳柯剛準備說話,聽到俄國公使喀西尼的話,就選擇了沉默。
對德國來說,它和大清的經濟往來,包括在大清投資的產業,遠遠沒有英法兩國這麼龐大。
甚至比不上義大利和美國,就是和北極熊差不多。
德國和大清朝的關係,更多的是直接的軍火買賣,屬於一錘子一次,一次一錘子的買賣。
不像英法那樣一年四季,細水長流。
而且這幾年來,大清嚴格控制對外採買軍火,槍支,彈藥,火炮,都完全的實現了國產。
尤其是那動則上百萬兩白銀的軍艦,則是改為由福州船政局自行建造,甚至連部件的更換,都嚴格的控制進口。
在1888年下水的‘平遠艦’,是大清第一艘自主建造的鋼甲鋼殼軍艦,之後又建造了‘廣乙’‘廣丙’‘福靖’鋼脅鋼殼魚雷快船,‘通濟’鋼脅鋼殼練兵船。
而且福州船政局至今為止建造的34艘各式艦船,裡面所用的核心部件,幾乎都是英國貨。
況且對於德國來說,相比於幾乎無關緊要的大清朝,修復德俄關係,才是現在德國的外交家們重中之重的努力。
普法戰爭以後,德國擔心法國報復,選擇和奧匈帝國,俄國,結成‘三國同盟’。
之後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為‘巴爾幹問題’,奧匈帝國和俄國發生利益衝突,俾斯麥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俾斯麥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
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這樣一來,德國就處於歐洲大陸兩大軍事強國的東西夾擊之中,簡直就是寢食難安。
雖然紳柯選擇了沉默,歐格衲卻不想放過他,笑著問道:“紳柯先生不知對於這場進行到現在的清日戰爭,貴國可有卓見?”
“我國軍艦在遠東一直想尋求一個臨時的棲息點,不敢奢望旅順,威海衛這樣的要塞良港,只要有小小一片海水就心滿意足了。”
紳柯的話很繞彎子,不過在場的人精立刻都聽懂了他的潛意詞。
大清歷來視領土為逆鱗,寸土不讓。
現在環視大清,除了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乘火打劫,透過《璦琿合約》,《燕京條約》,《勘分西北界合約》;利用大清官員的愚蠢,永久騙得了大清一百一十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領土。
其餘西洋各國,不過只有澳門租界,和香港島,這兩個彈丸之地。
澳門租界屬於歷遺留問題,從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起,葡萄牙人就開始在澳門居住。
在之前,大清和葡萄牙因為澳門的歸屬一直糾紛不斷,民間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