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雷東寶提出的國企承包經營,也算是給領導們開啟了一個新思路。
其實原本國企承包,甚至未來的國企改制,這些政策初衷都是非常好的政策,給政府解決了很多問題,可改到最後,卻是肥了小部分人,真正的工人卻是出現大面積下崗潮,時也命也!
經過長達一個星期的探討,最終安雲省派出一百多人的隊伍來到江城五金廠進行考察,專家和領導們對江城五金廠的底細仔細一一考察後得出一個結果,這個廠早已經是政府一個負擔。
雖然有棒子企業願意接手這個廠,不過人家的條件,第一個就是這八百多名員工必須由江城方面安置,自己不接盤,這個條件如果在十年後,當地政府或許還真答應棒子了,到時隨便從棒子那要一筆錢,就買斷工齡,打發這八百多人下崗得了。
可在八三年的今天,國企下崗,這個話題太過敏感,江城方面根本不敢給棒子做出什麼承諾。
當然,雷東寶這個國企承包經營,也是一個稍微有點敏感的話題,但是實際上早在八零年前後,一些農村地區的生產大隊,就有把大隊企業承包給生產隊的能人,這兩年這種風氣越來越多了,正式因為有了這種開頭,所以上面才對雷東寶承包國有企業這事沒那麼特別敏感。
經過數天的考察和研究,領導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也是國企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拿江城五金廠這種資不抵債的廠子來做一場實驗,非常符合改革開放的精神,於是領導們最終同意了雷東寶的國企承包經營請求!
很快,由省裡領導帶隊,市裡領導主持,江城領導陪同下,雙方簽了一份五年期的承包合同。
合同內容自然是雷東寶承擔的責任,還有義務,對員工的安排等等這些都寫進了合同。
在共同見證下,雷東寶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從簽下名字的那一刻,雷東寶算是徹底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是該自己表演的時刻了。
合同簽完後,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錢,江城五金廠雖然沒有欠銀行貸款,但是全靠政府補貼維持半死不活的姿態,可就算如此,依舊拖欠半年的工資,這些欠的半年工資,在這次承包合同裡面也寫明瞭,由雷東寶暫時支付,未來會以其他稅收等方式補貼回去。
總之一句話,江城是真沒錢了,雷東寶最後也同意了,其實八百多人的半年工資,實際上也就十幾萬而已,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拿著三十塊錢一個月的保底工資過日子而已,誰叫工廠效益不好呢?
雷東寶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了,可錢從哪來呢?
自然有人送上門,雷東寶承包國營廠的事,幾乎整個安雲省領導都知道了,銀行方面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按照以往雷東寶的戰績,早在安雲省領導成立考察組的時候,幾個銀行領導都隨行而來了。
雷東寶這次也沒客氣,直接在幾個銀行貸款了五百萬華夏幣,這個金額可謂是一筆鉅款,雷東寶是開口了,可這五百萬,在這個年代,是一筆天文數字,沒有一個銀行敢單獨貸款給他,經過商量後,最後由四家銀行,每家出資貸款五十萬給雷東寶,一起貸款金額為兩百萬,兩百萬雖然有點沒有達到雷東寶的心理預期,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兩百萬的貸款。
如果說,這個年代誰最關注雷東寶,那自然是銀行了,早在小雷家的時候,雷東寶掌管的小雷家,迅速積累數千萬的財富,這些錢,雖然都是流動資金,但是對於一個銀行來說,這是妥妥的超級大客戶,所以從那時候起,銀行方面的領導就已經關注雷東寶了。
再後來的金州第二機械廠,更加不用說了,要不是雷東寶辭職,估計銀行方面恨不得叫他爸爸了,一億美元的外貿訂單,這個傳說在銀行圈子裡廣為流傳,甚至其他很多省都在羨慕安雲省這次可以吃飽了。
總之雷東寶的種種事蹟證明,這個能人是有絕對的真本事的,這次承包國營企業,雖然是從頭開始,但是銀行方面早已經聞風而來了!
實際上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國家是鼓勵私人貸款的,雖然最終爛賬一大推,但是這種政策,也的確讓很多人靠著銀行貸款發家致富的。
後世貸款幾十萬,沒有抵押物,可能很難貸出來,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私人如果要搞什麼專案,從銀行貸款二三十萬,都輕輕鬆鬆,當然,這個輕輕鬆鬆,也是看人了。
總之在這個年代,因為有政策支援,加上稽核沒那麼嚴,從銀行和信用社貸款致富的故事在八九十年代,遍地都是!
有了錢一切都好辦事了,雷東寶接手江城五金廠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人半年拖欠的工資補發了,有了錢,雷東寶的聲望瞬間就立了起來了。
搞定工人過後,接著雷東寶就是清理工廠亂七八糟的專案,該停工的停工,該清理的清理,除了這些,雷東寶開始向江城方面申請擴大經營範圍,江城五金廠的名字也正式改成江城電器廠!
雷東寶選擇再一次迴歸電器老本行,不過這次,他準備換一種玩法。
這次他不再把重心放在生產上,而是放在銷售上。
江城電器廠主營業務,也不再是生產電器產品,這次主要以生產家用電器零配件為主,而雷東寶真正要做的,卻是賣電器!
對,他要成立以銷售為主的電器商城,走曾經蘇寧國美的老路子,以銷售為主,他要賺的錢,是銷售電器的利潤,而不是生產電器的利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