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上的事總不會按照姜默的意願發展。換言之,讓李邦偉燃起鬥志,代價是身體健康,他本人必然是不情願的。
也罷,反正不出太大意外,年後明正和金宥彬應該就要到隊了。
還有,比賽的發展也不是姜默能夠控制的,其實最大的隱患都不在內部,而是要看遊戲廠商的臉色。
這些觀點,還是任佑安灌輸給姜默的。
電競賽場為何不像傳統體育競技那樣,能夠產生某個王朝?這其中就有廠商的因素。
試想,如果某個戰隊強大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麼懸念從哪來?其他的戰隊該如何生存?
所以,為了保證比賽的不確定性,廠商必然會控制遊戲中的改變。守望先鋒曾經有303大行其道的時代,其核心邏輯就是三坦三輔的高容錯率。
其後競技陣容就鎖定為222,保證輸出英雄的出場率,也使得比賽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而其他的MOBA類遊戲,依靠數量龐大的可選英雄作為支撐,有BP機制作為教練鬥法的擂臺,因此不光考較選手的實力,也是對教練博弈的考驗。
說回OC聯賽,從舉辦至今,一波流達成兩連冠成就,已然遙指三連冠夢想。也正因如此,他們是現在所有在役OC選手心目中的聖地,哪怕只是進入二隊,也足夠成為選手們抬高身價的籌碼。
一波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可謂時也命也。戰隊背靠的公司願意投入,得到的回報也相當可觀。
反觀LW這樣的新晉戰隊,要錢沒錢,也就挖來兩個成名選手積攢出人氣,想要將一波流挑落王座,其中需要花費多少心血?
姜默不敢往下想。不是沒勇氣,而是戰隊賬戶的餘額目前還不足以支撐起她和隊員教練的夢想。
等到年後和炎爆完成交易,除掉工資預算,戰隊賬戶餘額可能只剩五位數。
這點錢是絕無可能撐過夏季賽的,甚至很多戰隊在春季賽後的集訓,對於姜默來說也是奢望。
每次想到搞錢,其中的種種阻礙就讓她實在無法樂觀起來。沒錢就搞不起活動,也很難讓戰隊的實力有突破性的提升,然後沒成績,拉不到投資,如此往復,迴圈不休。
姜默不敢再往下想了,再想下去,她害怕自己會控制不住,比賽還沒出結果,她先給休息室的諸位表演現場崩潰,把人嚇跑。
唯獨能稱得上幸事的,就是明正和金宥彬來到之後,戰隊得到補強,在聯盟裡也算是紙面實力中上的戰隊了。
尤其是任佑安,這可算是姜默撿到的大寶貝。人好相處,腦子轉得也快,從來不侷限於版本,一直在試圖讓戰隊的戰術版圖豐富擴大。
只不過,任佑安要走的路,跟張玉然的設想截然相反。姜默能夠肯定,只要是戰隊發展所需,任佑安不會計較支出,但這是張玉然不能接受的。
也不知道假如這兩人碰面,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來。說實話,這個畫面姜默還真挺期待的。
這可是德國硬核機械哲學家和英國金融混子的較量,誰贏誰輸還真不好說。
當然,姜默瞎想這些也只是為了緩解戰隊不確定的未來所帶來的愁悶。假如她的設想成為現實,張玉然和任佑安當真為了戰隊的發展產生矛盾和爭執,只能由她來救火調停。
那時候就沒什麼樂子可言了,大概是兩邊都不討好,所以最好還是維持現狀,得過且過,一切都等春季賽打完出了結果再說。
就這麼一走神的工夫,第一張小圖的比賽已經結束了。LW戰隊靠著李邦偉突如其來的戰術思考,也算是小小的創造了一個奇蹟,搶先拿到賽點中的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