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收假,新學期正式開始了。
班長開始統計大一學年的成績考評,有個人加分項或證書的讓報。
吳思明的加分項不少.
班幹部3分,運動會5分,大一軍訓標兵加2分,羽毛球比賽第三名加1分,四級證書加1分,計算機二級1分,院系籃球隊1分,這就14分了。
課外加分超過五分就很多了。
有這14分,吳思明綜合成績別說全班,公管專業第一也十拿九穩。
不過這對吳思明來說沒有多大意義,學習成績上不去沒資格拿勵志獎學金,黨員他已經是了,除了成績單上好看點得不到實質性好處。
“駕照加分嗎?”
舍友在絞盡腦汁的回憶自己有什麼加分項,金玉濤連駕照都想到了。
王振宇道:“應該不加吧,這跟學習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問一下班長。”
金玉濤沒什麼加分項,只能逮到什麼湊數了。
“吳思明加分不少吧?”吳周偉加了下吳思明紙上列出來的,“14分吶,課外分好像上限是10分。”
“還有這規定?”
吳思明竟然不知道。
“班長群裡發的加分細則上有,好像是最多能加10分。”吳周偉開啟手機確認一下,“就是10分,個人加分項,公共加分項不算在內。”
“多浪費,零頭都有我的多了。”
王振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就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加2分。
“四級,二級這些只能加一次,吳思明可以先別加,等到大二結束加。”
吳周偉繼續道。
“還算了。”
吳思明無所謂,十分的上限對他來說隨便就到了,班幹部3分,運動會拿5分輕而易舉,這就8分,這學期英語六級和普通話一過大二的10分又滿了。
金玉濤道:“運動會加分太給力了。”
“每年全校活動只有運動會,而且也要憑實力。”
吳周偉和金玉濤王振宇也參加運動會了,結果重在參與,一項決賽都沒進。
最多加10分,吳思明給班長報了班幹部、運動會、軍訓標兵就夠了。
助學金也開始評了,去年評的時候全班沒幾個人主動申請,學生對助學金都沒什麼熱情,最後班長按宿舍分,每個宿舍兩個名額或一個名額。
吳思明宿舍。
吳思明和吳周偉都是班幹部,去年發揚風格名額給了王振宇和金玉濤。
今年班長直接從去年沒拿的學生中選。
“助學金手續麻不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