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還不如不放假。”
有學生哀嚎。
“忍忍就到五一了。”
路楚原面帶著笑容道。
李波道:“五一怎麼放?”
“四月二十八星期六,法定二十九,三十,一號放三天,按咱學校的光榮傳統,收假那周應該又沒週末,不過這個月有運動會,連起來就五六天了。”
賀志斌查了查日曆道。
今天晚自習老班在教室放《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屬於課內要求看的。
“林沖這麼厲害為什麼受這種窩囊氣,為什麼不跑了。”
路漫兮不理解魯智深救林沖了還不逃,糟蹋了一身高強武藝。
吳思明道:“對朝廷還抱有幻想。”
“得罪了高俅還有什麼希望。”
路漫兮感嘆這些人太愚蠢了。
吳思明道:“林沖還有老婆呢,他一旦逃了肯定牽連家人。”
“也是啊,無可奈何,”路漫兮嘆氣道,“我發現宋朝的奸臣是最多的,秦會,潘仁美,高俅,都是禍國殃民的宰相,”
“好像真是這樣,”
吳思明想了想,知道的千古鉅奸就那麼幾位,宋朝佔了一半。
“高衙內是不是被太監了?魯智深真仗義。”
到高衙內買鳥了,路漫兮小聲道。
吳思明點點頭,這比千刀萬剮還解恨,“一百零八將中最喜歡的是魯智深和武松,魯智深真性情,武松真英雄,這倆人雖然厲害但沒有野蠻氣。”
路漫兮道:“我也喜歡武松,不為美色所惑,不為權勢低頭。”
《風雪山神廟》結束,路楚原暫停播放,螢幕定格在林沖面朝風雪背對烈火的一幕。
“一場大火燒了草料場,也將林沖心中最後的幻想徹底毀滅,林沖的性格可能有些人軟弱、天真,空有一身本領,”
路楚原繼續講道:
“但是要真正瞭解一個人,不能全憑個人色彩,林沖的希望本身是沒錯的,含冤被貶,曾經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成為階下囚,換成你們甘心嗎,他希望被雪冤重新施展抱負或迴歸家庭這種行為無論放到什麼時候都沒問題,為了理想委曲求全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們之所以說他的理想是幻想是當時社會的問題,我們也只是在知道了結局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所以不要帶著偏見看待這個人物,”
“讀任何書都是這樣,看待一個人物要結合個人背景和社會背景,”
“有些事你們長大會明白,有時候不得不低頭,不得不委曲求全,除非徹底放棄,有時候任性的代價是更糟糕,”
路楚原語重心長,說完這些,他開始總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可以說是精妙絕倫,彤雲,朔風,大雪營造出了英雄窮途末路的氣氛,將林沖淒冷悲涼的內心襯托的淋漓盡致,”
“然而環境描寫風雪只是其一,更精妙的是這場大火,風雪和大火的相互襯托,”路楚原從講臺中央退到邊上,看了眼投影螢幕接著說,“就林沖面向風雪背朝大火的這幅畫面,你們能想到什麼?或者主旋律是什麼,是風雪還是大火,”
“風雪。”
“大火。”
教室眾說不一,他們只說結果沒有具體分析。
吳思明思索著道:
“風雪和大火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自然描寫,此時也襯托了林沖內心的兩種相反情緒,林沖之前一直隱忍必然壓抑到了極點,這次徹底爆發揚眉吐氣之後內心無疑是痛快的,而痛快只是暫時的,當他內心的憤怒像這場大火一樣燃燒殆盡後,希望徹底破滅讓他的內心心灰意冷到了極點,所以風雪是主旋律,”
“越能委曲求全的人,內心往往越孤傲,林沖就是這樣,這場火燒了林沖的希望,同時也讓他過去的輝煌和功勞化為了灰燼,化為了過眼雲煙,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走向黑暗,他內心徹底黑暗應該是之後知道妻子死後,就只剩下了仇恨,而仇恨讓他找到了活著的動力,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然而......這本書人物很多,我覺得林沖是最悲哀的,也是最值得同情的,被同僚陷害,被家庭所累,被隊友氣死.....”
吳思明侃侃而談,才氣側漏,全班學生,包括老班都在認真的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