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也一點不謙虛。
劉玉梅有點無語,教育兒子呢,父子二人怎麼就相互吹捧上了。
吳思凡覺得很有趣,家裡比電視劇還有意思。
“從家庭角度衡量一個男人完美程度主要有兩個指標,責任感和賺錢能力,如果滿分一百分,七十分是家庭責任感,三十分是賺錢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固然現在社會物慾膨脹,但一個家庭是否安穩,主要還是考驗家庭責任感。”
對兒子拍著兒子的膝蓋,語重心長的道:
“這是爸根據同學、同事的家庭經濟情況和婚姻情況總結出來的。”
吳思明認真聽著,老爸老媽走過的橋比他走過的路還多,對生活的感悟當然比他深刻的多。
“你覺得什麼樣的男人最失敗?”老吳自問自答,“家裡霸王,外面王八。”
“爸說的太對了,”吳思凡笑著拍打老哥,“哥你學著點,以後別欺負我。”
“誰讓你欠收拾。”
吳思明抽了抽鼻子,老爸話糙理不糙,不過妹妹這種生物,該收拾還要收拾,作為兄長有義務教育她,別出嫁後讓別人教育,別人動起手可難保分寸。
吳思凡捏著拳頭在吳思明面前揮了揮。
“每天晚上跑路我是真擔心,要不小明也住校吧,不用人擔心,學習也方便。”
越扯越遠,劉玉梅把話題回到兔崽子學習上。
“高二再,高一結束分科後重新分班,宿舍應該也重新調,少折騰一次。”
住校的話吳思明也不牴觸,可以方便很多。
吳思凡平時嫌棄老哥,一聽他住校還是不捨,老哥不在家裡肯定會冷清許多。
“分科能不能跟路漫兮分到一起還難說,小明你可要好好表現,不跟外人比,就咱家裡,你跟凡都是我跟你爸親生的,從小生活在同樣的環境,凡為什麼學的比你好?”
吳思凡一臉得意。
“小時候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她了。”
吳思明嘀咕了聲。
“你揹著我偷吃了多少。”
吳思凡切了聲。
“即使天賦沒那麼好,你起碼做一個上進的人,班主任看得起你,讓女兒坐一起給你輔導,你別爛泥扶不上牆人把你這個人看透了......”
劉玉梅接著說。
“我知道,又不是三歲小孩了。”
這些話吳思明聽的都無感了,道理都懂,主要是有沒有那份自律,他不喜歡刻意討好任何人,包括老班和路漫兮,這樣得到的友誼或愛情都難以長久。
他還是喜歡憑本心做事,做個真實的人。
“時間還早,帶了書再看看,”劉玉梅拉開吳思明的書包,書拿出來,又把保溫杯掏出來,“這杯子不錯,你買的?”
“同桌給的,我哪能買得起,我有多少錢你還不知道。”
吳思明弱弱的道。
“我哥真有機會成為學神的男人。”吳思凡拿過水杯看了看,“一般同學關係不送水杯的,一杯子,寓意一輩子。”
“你想多了。”
吳思明白了眼老妹兒,高中生誰考慮這些,單純的路漫兮更不會想這麼多,路漫兮是家裡空放著,如果自己花錢買東西送男生現在絕不可能。
“機會把握住了是機會,把握不住就是遺憾,你們這個年紀往往機會擺在眼前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後悔的死去活來。”
吳清平也拿過水杯看了看。
“爸,媽,你們青春期有沒有遺憾?”
吳思明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