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周圍空氣中的氮素總量已經降低了一半,但是被我們標記的那部分氮素卻絲毫沒有減少!”
李百安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標記的氮素沒有消失?怎麼會這樣?
難道說那個吸收氮素的‘入口’,對於羧基標記有排他性?”
王薔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
“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們當初分析地脈焰的時候就標註過羧基和15N,後來樣本多了以後連硫的同位素都試過。
反應鏈是可以觀測到Y粒子與含氮聚合物生成的,否則我們也做不到量產短期版的地脈焰了。”
李百安沉默不語,又看向了感應網的主控。
然而令他有些失望的是,主控上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小幅度的波動倒是有幾段,但那是Y粒子隨空氣自由流動產生的小峰攢。
也就是偶爾那麼一兩粒穿過了感應網,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李百安見狀,眉頭愈發的皺了起來:
“氮素總量已經消失了一半,如果說因為一些未知的不可控因素也就罷了,畢竟‘入口’的重要性遠不如‘出口’。
但現在沒有Y粒子出現又是什麼情況?
是因為反應沒有結束,還是說Y粒子逸散的出口其實不在山崖,而是在周圍的一些地方?”
李百安的語氣有些凝重,情況似乎正在向某種不太好的方向發展。
Y粒子肯定有個出口,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不在山崖這邊,那麼一定在附近的其他地方。
但“附近”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在實際中卻極為困難。
因為這裡是山林,而不是平地。
哪怕是單獨的一座丈人峰,全域性監控起來也難度極高。
單說這種IZC感應網咖。
這種感應網一平米的成本需要六萬多,哪怕精度再降低一些,也最少需要三萬多塊錢。
而整座丈人峰哪怕光山崖附近,面積便何止四五個平方公里?
別看四五平方公里好像不大,換算成平方米那就是四五百萬平方米!
哪怕考慮檢測事宜極其重要,兔子們願意花這些錢。
可短時間內想要湊到足夠的感應網卻也絕非易事。畢竟這玩意不是常備物資。
正常情況下,一家研究所裡頭能有兩三百平米的儲備量都算多了。
看著不斷在減少的氮素,李百安有些苦惱的用大拇指關節壓了壓太陽穴:
“說到底,還是因為咱們的裝置不夠先進啊......尤其是對於修行這種未知領域,固有的經驗實在是很難對上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