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抽血點的小方是我兒子,前段時間我被批准接觸光門專案後,聽他提過你的事,他還誇你是位熱血男兒呢。”
林子明聞言乾笑兩聲:
“哦哦,原來是他啊.......”
隨後王薔又將其他工作人員介紹了一遍:
“這位是地質研究所的郭芳,這位是嶽先民,這位是.......”
與眾人簡單認識一遍後,林子明看了眼手錶:
“現在是上午四點三十二分,時間還很充裕,李院士要不要先休息一會兒養養神?”
李百安擺了擺手,擺出一份正色:
“休息的話就不必了,時不我待,林上校,咱們現在就先開始檢測吧。”
本土或許有不少摻水或者喜歡拿捏姿態、沒啥水平但架子賊高的蛀蟲。
但那些水貨是絕不可能被批准接觸到這種專案的,而像李百安這種真正的頂尖科研人員,無一不具備吃苦耐勞的覺悟。
例如當初和李百安一同獲得國家科進獎的劉老,便曾經因為在二等座高鐵上修改稿件而引得無數人淚目。
林子明最喜歡與這種務實的人打交道,聞言立刻對李百安的觀感好了不少:
“那就辛苦李院士了。”
隨後一行人來到了懸崖邊上,開始準備起了儀器。
十五分鐘後。
一臺氣相色譜質譜儀準備完畢,並且開始取樣。
又過了十分鐘。
一份檢測報告出爐。
李百安接過助手遞來的這份報告看了幾眼,眉頭頓時擰了起來。
一旁的王薔見狀,有些好奇的問道:
“李院士,解析結果有什麼問題嗎?”
李百安點點頭,將報告遞給了她:
“小王,你自己看看吧。”
王薔接過報告,看了幾眼後輕呼一聲:
“未知氣體0.3‰,性狀符合靈氣特性,比大莫界少了三百多倍,但終歸也是存在的.....我去,氮素的沉降總量這麼會這麼少?”
只見王薔手中報告其中的一個欄目上,單位體積空氣中氮素的含量不變,但空氣中氮素的沉降總量卻少的可怕!
眾所周知。
氮素是蛋白質、遺傳材料以及葉綠素和其它關鍵有機分子的基本組成元素,所有生物體都需要氮來維持生活。
大氣中近80%的氣體為氮素,佔比極高。
氮、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迴圈會造成所謂的解偶聯現象,此前人們普遍認為氮素的來源是大氣。
但目前研究發現,大概有1/4的氮素來自風化。
也正因如此。
往往許多某側有大量裸露山岩的地區,背面往往會有大量的樹木,從而形成了各種壯觀奇妙的自然景象——例如桂林山水,例如黃山,又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