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華夏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古名天蒼山,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嶽,居此山修道的寧封子,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
黃帝因此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人又稱之為“丈人山”。
直到唐開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30年的時候,方才開始有青城山這一稱謂。
傳聞青城山地處陰陽兩界之間,曲通幽冥,時常有陰間惡鬼從這裡出來為禍人間。
真·整陰間的活。
後來道教大能在這裡傳教,以仙鎮幽冥,後聚長江龍氣滅鬼王,方才還一方平安。
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
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
傳聞真不真不知道,但去過青城山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體會:
青城山是真挺邪乎的。
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好聽點叫做林木蔥蘢幽翠,曲徑通幽。
難聽點的話就兩個字:
陰森。
基本上走沒幾步路你就會心裡頭莫名其妙的一驚,回頭後卻啥東西都沒發現——以上內容源自某不願透露姓名的新手釣魚人的親歷。
另外青城山還有一件很離奇的事情。
那就是青城山雖然是道教祖庭,但他的後山卻有一堆的佛像,並且斷頭斷手。
正常情況下來說,這些佛像早該在道門大昌的時候就給丟掉了,哪裡還會存留到如今?
所謂的尊重差異那都是藉口,說這話的人估計自個兒都不信。
道統之爭這種東西曆來是你死我活的事兒,一方佔優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恨不得把對方骨灰都揚掉,更別說是在自家的道教祖庭了。
好比你家臥室的衣櫃裡頭常年住著個人,你不覺得硌得慌嗎?
這確實是個很離奇的事情。
不過這種趣聞知道的人不多,當代人對青城山的認知大多來自於一代武俠泰斗金庸先生。
一部《笑傲江湖》讓很多人知道了青城山。
儘管中的青城派代表反面人物,但卻實實在在讓青城派廣為人知。
除此以外。
青城山還是白素貞的成道地,當初這妹子就是從青城山出發去的餘杭。
白素貞在青城山,許仙在餘杭,法海在鎮江,這種異地三角戀不熱鬧才怪了呢。
不過這些典故畢竟都發生在千百年之前,風與影都消逝在了歲月中。
因此當林子明等人抵達青城山時,能見到的場景,便只剩下了被大雪覆蓋的無邊山林。
或許當中有那麼一兩顆古樹,是曾經那些上古傳說的親歷者吧。
“青城山的道觀主要有建福宮,太清宮,上清宮,丈人觀,老君閣,玉清宮,祖師殿,圓明宮,天師洞這幾座,貧道便是丈人觀的住持。”
青城山前的山門處,黃道長正在向眾人介紹著道觀的情況。
只見他指了個方位,邊走邊說道:
“丈人觀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殿供奉呂祖、邱祖。
中殿則供奉祀寧封真人和藥王孫真人。”
林子明與黃道長並肩而行,聞言有些好奇的問道:
“呂祖肯定是呂洞賓,藥王孫真人想必就是孫思邈吧?至於邱祖和寧封真人我就真不瞭解了。”
黃道長聞言笑了笑,說道:
“邱祖的名諱林上校肯定聽過,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丘處機,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不過他在歷史上的形象可要比話本里的好多了。